为什么最近网上对清朝的风评越来越恶劣?因为大家慢慢回过味儿来了,李约瑟难题从头到

诗酒花茶度余生 2025-08-21 23:35:42

为什么最近网上对清朝的风评越来越恶劣?因为大家慢慢回过味儿来了,李约瑟难题从头到尾就不是一个难题。很简单,中华文明亡于1644,复国于1912,复兴起始于1949。为什么辉煌了几千年的文明会在近代如此落后,又如此迅猛地崛起?因为根本就不是落后,而是灭亡。 为啥网上骂清朝的越来越多?因为大家终于看穿了 —— 这根本不是什么改朝换代,分明是一场持续三百年的文明谋杀!别再拿 “历史必然” 当遮羞布,明朝末年的中国明明已经摸到了近代化的门把手,愣是被满清用屠刀生生拽回了原始社会,这口气换谁能咽下去? 先看看明朝末年的中国有多 “潮”。徐光启跟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的时候,欧洲还在宗教裁判所烧布鲁诺;宋应星写《天工开物》,里面不仅记载了炼锌技术,还提出 “气为万物之基” 的理论,这都快摸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边了。 江南的纺织厂用上了水力纺纱机,景德镇的瓷窑搞起了流水线,苏州的丝绸商人都开始发行 “银票” 了,这不就是资本主义的雏形吗? 最离谱的是军事科技。袁崇焕用红夷大炮轰烂努尔哈赤的八旗,孙元化的火器营里西洋教官正教士兵玩 “三段击”,甚至还有了 “火龙出水” 这种原始导弹。 反观清朝呢?入关后先把南京屠成空城,再把沿海造船厂全拆了,美其名曰 “海禁”。康熙年间,明朝留下的开花弹技术愣是失传了,到鸦片战争时,清军还在用三百年前的土炮,这退化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更恶心的是文化绞杀。乾隆修《四库全书》号称 “集古今之大成”,实际上呢?光是明朝科技书就烧了两千多部,《天工开物》因为有 “华夷之辨” 的字眼,直接被从历史里抹去,直到近代才从日本抄回来。 文字狱更是搞得知识分子魂飞魄散 —— 戴名世写本《南山集》提到南明年号,全家被凌迟;沈德潜只因诗里有 “清风不识字”,死后被刨坟戮尸。在这种环境下,谁还敢搞发明创造?能活着吟诗作对就谢天谢地了! 所谓的 “康乾盛世” 简直是个笑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的时候,看到的是遍地衣不蔽体的灾民,官员用鞭子抽着民夫拉纤,军队里一半人还在用冷兵器。 人家带来的蒸汽机、织布机,乾隆瞥都懒得瞥,说 “天朝无所不有”,转头就扔进库房发霉。而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带来的望远镜,徐光启立马用来编《崇祯历书》;西方的水利技术,立马被收录进《农政全书》。这格局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别跟我扯什么 “清朝奠定疆域”。明朝永乐年间的版图,除了新疆少块地,东北到库页岛,西南到西藏,哪样不比清朝实控得牢?清朝后期为了保命,割香港、赔台湾、让旅顺,把老祖宗的家底败得一干二净。 甲午战争赔 2 亿两白银,辛丑条约更是 4.5 亿两,这钱够明朝造多少艘郑和宝船?崇祯皇帝煤山自缢都不签卖国条约,慈禧倒好,一句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脸都丢到太平洋去了! 现在网友扒出来的细节越来越扎心:明朝已经有了内阁制,大臣能跟皇帝叫板;清朝搞出个军机处,大臣跪着奏事跟奴才似的。 明朝市民文化能出《金瓶梅》这种批判现实的小说,清朝只能看《四库全书》里被删得七零八落的典籍。明朝商人能组团搞海外贸易,清朝晋商只能给朝廷当跑腿的,还帮着多尔衮搞 “圈地运动”。 说到底,大家骂清朝,不是因为它是少数民族政权,而是因为它用野蛮摧毁文明,用愚昧替代智慧。明朝灭亡时,中国 GDP 占世界 30%,清朝灭亡时只剩 6%;明朝有徐光启、宋应星这样的科学家,清朝只有李善兰、徐寿这些靠翻译西方著作混饭吃的。这种断崖式下跌,你告诉我是 “正常发展规律”?骗谁呢! 年轻人现在越看越明白:不是中华文明不行,是清朝这三百年把文明的根都刨了。1912 年民国建立,其实是中华文明的 “复国”;1949 年新中国成立,才真正开始 “复兴”。

0 阅读:69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15

用户11xxx15

3
2025-08-22 01:14

徐光启可是基督教徒,宋应星六试科举不第,却都是科学家。那看来当时的儒教和科举已经不适合文明的前进发展了。光靠几位隐士,整个社会怎么可能触及近代化。文明亡于1644年?复国1921年?这分明是混淆视听,不是一个概念!中华文明从来没有因为清而断层过。

致敬乌雅兆惠

致敬乌雅兆惠

1
2025-08-22 02:16

不是网上评价越来越黑,是你认为。

猜你喜欢

诗酒花茶度余生

诗酒花茶度余生

诗酒花茶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