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年,朱元璋要杀李善长,李善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我都76岁了,还能干什么

混沌于浮云 2025-08-26 17:39:20

1390年,朱元璋要杀李善长,李善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我都76岁了,还能干什么?”朱元璋眼皮都没抬,冷声道:“司马懿七十多岁尚且叛主,你难道不也是吗?”就这样,李善长全家70余人,被杀于菜市口。 1390年,南京应天殿内,77岁的李善长跪地求饶,声称年老无为,却换来朱元璋冷酷一语,点破其背叛之罪。权臣如何从开国功勋跌落至全家覆灭的深渊?一纸免死铁券为何救不了他?这背后,是君臣恩怨的纠葛,还是权力游戏的残酷?本文将抽丝剥茧,带你走进明初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揭开李善长悲剧的真相。 李善长,字百室,1314年出生在安徽定远的一个普通书生家庭。元末天下大乱,他早年避居乡间,埋头读书,钻研法家典籍,练就了一身治政的真本事。1354年,朱元璋率军攻打滁州,路过定远,李善长主动投效。两人一见如故,朱元璋看中他的谋略,当即让他掌管文书军务。从此,李善长成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跟着他南征北战,筹粮管兵,立下大功。攻下滁州后,他亲自调度粮草,稳定后方;渡江打太平时,他起草安民告示,帮朱元璋收服民心;拿下集庆后,他又忙着定盐茶税、开铁矿、整军纪,样样干得漂亮。史书上说,他“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这话不夸张,没他,朱元璋的军队早饿肚子了。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李善长被提拔为右相国,管军政大事。等到1368年明朝建立,他更是一步登天,做了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位列功臣榜首。朱元璋对他赞不绝口,说他虽然没上过战场,但筹措粮饷,功劳无人能比,还赏了他免死铁券,算是至高无上的恩宠。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李善长名正言顺成了百官之首,连六部官制、律令修订、礼仪制定都由他牵头。洪武九年,朱元璋把临安公主嫁给他儿子李琪,封驸马都尉,君臣关系看起来铁得不能再铁。可惜,站得越高,摔得越狠,李善长后来的路越走越偏。 当了宰相后,李善长有点飘了。他仗着自己功劳大,资历老,开始在朝里拉帮结派,谁不听他的,不是被外派就是被贬官。跟刘基争论律令时,他直接开骂,逼得刘基辞官回乡。朱元璋生病十天,他不去探望;儿子李琪当了驸马,六天不来上朝,被叫到殿前还不认错。这哪是臣子该干的事?简直是明晃晃的不敬。更离谱的是,他推荐胡惟庸当丞相,间接捧起了淮西集团,埋下祸根。洪武四年,他以病辞官,朱元璋没拦着,还赏了他千顷田地、千余佃户,让他去濠州管屯田。这看似恩赐,其实是把他架空了。 到了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事情彻底炸了。胡惟庸因为谋反被杀,牵连一大堆人。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跟胡惟庸走得近,被流放崇明,他却没去谢恩。1385年,胡惟庸的案子还没完,有人供出李善长知情不报。据说胡惟庸派人去找他,劝他一起干大事,他推说自己老了,不掺和,但也没告发。这态度太暧昧了,摆明是两头下注,想着胡惟庸赢了能封王,输了也能靠免死铁券保命。朱元璋哪能忍这种两面派?更别提锦衣卫还查出他跟胡惟庸有私下交易,比如借卫卒修宅子,摆明了不安分。 1390年,朱元璋下定决心动手。77岁的李善长被召到南京,锦衣卫直接宣读罪状,列了他一大堆罪名:知逆谋不报、结党营私、大不敬,条条都够砍头的。朱元璋的诏书写得明白:“元勋国戚,知逆谋而不举,罪大恶极。”李善长这时候才慌了,跪在殿前喊自己老了没用,可朱元璋根本不听,直接定了死罪。行刑前,他在牢里攥着那块免死铁券喊了几声,估计是想不通为啥没用。第二天,菜市口人山人海,李善长和七十多个家人被押到刑场,一刀下去,全家没了,只有李琪因为尚公主被关起来,后来也死了。 李善长一死,朝堂彻底炸锅。胡惟庸案本来就杀了不少人,这下连开国第一功臣都没了,剩下的大臣谁不怕?朱元璋趁势把火烧得更旺,接连清算了一堆功臣。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又搞掉了一大群,勋贵集团几乎被扫光。1392年,朱元璋干脆废了中书省,取消丞相制度,从此皇帝一人说了算。这套操作把皇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让朝堂死气沉沉,元气大伤。朱元璋还特意写了《昭示奸党录》,把李善长、胡惟庸的罪名公之于众,警告所有想搞小动作的人。 李善长这事,归根结底是他自己作的。他功劳大不假,但架不住他后来越来越膨胀。拉帮结派、排挤异己、养私兵、搞关系网,这些都是皇帝最忌讳的。他跟胡惟庸的暧昧关系更是火上浇油,朱元璋本来就多疑,谁敢在这事上打马虎眼?还有他那一家子,弟弟李存义、侄子李佑,全跟胡惟庸扯上关系,家族盘根错节,摆明了威胁皇权。朱元璋杀他,不光是收拾他个人,更是在敲打所有想一家独大的臣子。 这事放到现在看,也挺让人唏嘘的。李善长从一介书生到开国宰相,半辈子兢兢业业,帮朱元璋打下江山,可到头来因为贪恋权势、算计太多,把自己和全家都搭进去了。史书没否认他的功劳,但也明明白白记下他的错。功臣也好,权臣也罢,站得高就得小心,权势这东西,抓得太紧,迟早把自己烧死。他的后人里,李芳、李茂因为年纪小没被杀,后来被沐英收养,搬到云南去了,算是留了点血脉。

0 阅读:354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