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叶利钦手指威逼戈尔巴乔夫解散苏共后,叶利钦鼓掌庆祝,戈尔巴乔夫只

瑶光映心曲 2025-08-14 22:43:42

1991年8月,叶利钦手指威逼戈尔巴乔夫解散苏共后,叶利钦鼓掌庆祝,戈尔巴乔夫只有苦笑。 80年代末,苏联已经是个外强中干的巨人。经济上,计划体制僵化,工厂效率低下,物资短缺,老百姓排队买面包是常态。政治上,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搞了“改革”和“公开性”,想给这个老大帝国来点新鲜血液,可没想到这反而捅了马蜂窝。民族矛盾本来就不少,各地加盟共和国早就憋着一肚子气,想独立的心思越来越强。加上冷战压力,美国那边步步紧逼,苏联的日子真是越过越难。 到了1991年,情况更糟。经济危机加剧,通货膨胀高得吓人,卢布一文不值。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见成效,反而让中央权威一落千丈。共产党内部也分裂了,保守派觉得他改得太猛,改革派又嫌他动作太慢。这时候,叶利钦抓住了机会。他在俄罗斯这块地盘上站稳脚跟,成了戈尔巴乔夫最大的对手。8月政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苏联的命运在这场混乱中被彻底改写。 1991年8月19日,共产党里的强硬派坐不住了,发动了一场政变,想把戈尔巴乔夫赶下台。他们把他软禁在克里米亚度假地,宣布接管国家。可这帮人低估了叶利钦。叶利钦当时是俄罗斯联邦的总统,他在莫斯科组织抵抗,爬上坦克发表演讲,号召民众上街反对政变。那场面真是热血沸腾,老百姓也真敢干,三天就把政变给搞砸了。8月21日,戈尔巴乔夫被救回来,但他的威信已经掉到谷底。 8月23日,俄罗斯议会大厦里,戈尔巴乔夫想挽回点面子,证明自己还是老大。可叶利钦不给他这个机会。当着所有议员的面,叶利钦要求戈尔巴乔夫签文件,暂停苏共活动。这不是商量,是命令。戈尔巴乔夫没办法,只能签字。签完后,叶利钦拍手庆祝,显得特别得意,而戈尔巴乔夫只能苦笑。这事儿不只是个人恩怨,更是权力从中央向俄罗斯的转移。苏共被搞垮,苏联的根基也就没了。 这天之后,苏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苏共被禁,失去了控制力,各加盟共和国一看中央不行了,纷纷闹独立。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些大块头带头,别的共和国也跟上。不到四个月,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联盟正式解体。俄罗斯接过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叶利钦成了新国家的主导者。 对世界来说,这事儿的影响也巨大。冷战结束了,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控制,纷纷转向西方。全球格局从两极变成了一超多强。但对普通苏联人来说,日子可不好过。解体后经济崩溃,通胀、失业、贫困接踵而至,很多人怀念过去稳定的生活。这场变革,赢家和输家都很明显。 戈尔巴乔夫签完字后,政治生涯基本结束了。辞职后,他淡出权力中心,搞了些基金会,推广和平理念。他觉得自己是想救苏联,可结果却弄散了国家。有人说他结束了冷战,是英雄;也有人骂他是软弱无能,把国家搞没了。他一直活到2022年,91岁去世,评价到现在还吵得不可开交。 叶利钦呢,成了俄罗斯的头号人物。他推市场经济,想让俄罗斯起飞,可90年代的俄罗斯乱成一团,经济私有化让少数人暴富,大多数人却穷得叮当响。他身体也不好,喝酒太多,1999年提前下台,把位置给了普京。2007年,他76岁去世。有人说他敢干大事,有人说他把国家带进坑里。 俩人都不是完美的人。戈尔巴乔夫想改却没控住局面,叶利钦抓住了机会但没管好国家。历史对他们的评判,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看。 8月23日这天,不是苏联解体的终点,而是起点。它暴露了苏联体制的脆弱,也证明了个人在历史大潮里的作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叶利钦的强硬推了一把,苏联就这样没了。这事儿告诉咱们,国家要是内部问题太多,外加领导层斗来斗去,再大的帝国也扛不住。 对后世来说,苏联解体是个教训。改革得有底线,分权得有度,不然就是自找麻烦。现在回头看,那一刻的掌声和苦笑,真是意味深长。历史从来不简单,咱们普通人看戏,也得动动脑子想想背后的门道。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