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危险了!苏联煤矿隧道里全是乌军,11万俄军赌上最后生路截杀。 红军城这仗打得是真胶着,苏联那会留下的煤矿隧道网络,简直成了乌军的“地下堡垒”。 其实也正常,城里没多少结实的大楼,乌军在地面根本扛不住俄军的炮弹,只能往地下钻,这些隧道跟蜘蛛网似的,蜂窝状分布,乌军藏在里面运弹药、送补给,俄军地面封锁公路根本没用,人家从地下照样动。 俄军不是没试过用钻地弹、温压弹炸,但隧道太多太密,一颗弹就炸个小角落,跟挠痒痒似的,地面上炮弹飞得再凶,地下的乌军该躲还躲,该动还动。 这种情况下,俄军想靠火力平推根本不可能,只能也钻进隧道打近战,等于把仗从明处拖到了暗处,谁更熟悉地形、谁更能适应地下环境,谁就占优。 红军城这地方,说它是顿巴斯的“命门”都不为过。 拿下它,俄军就能更快控制整个顿涅茨克州,毕竟这儿铁路交汇,交通太重要了,更别说周边的煤矿,乌克兰东部40%的钢铁冶炼、全国30%的发电用煤都从这儿来。 我敢说,俄军盯着的不只是一座城,是想掐断乌克兰近一半的重工业命脉——没了煤,钢厂停工,电厂缺料,工业垮了,打仗的底气就得掉一大截。 再看俄军的整体打法,那叫一个“稳”,顿巴斯这边咬着红军城、库皮扬斯克不放,已经拿下了恰索夫亚尔;南边又在准备第聂伯河登陆战,天天炸赫尔松右岸的补给线,无人机、巡飞弹一周扔一千多,电子战还天天干扰,摆明了就是耗。 我觉得这种“耗”法,其实是俄军吃了之前急攻的亏之后学乖了。 硬冲伤亡大,还可能被乌军反咬一口,不如慢慢磨:断你水、断你电、断你物资,让右岸的乌军一点点变弱,等差不多了再动手,这种打法看着慢,但架不住有效,乌军装甲车损失越来越多,补给跟不上,守着守着就守不住了,领土只能一点点丢。 现在红军城的仗,地面上炮弹对轰,天上无人机互炸,地下隧道里突击队拼刺刀,简直是“三维混战”。 俄军拿着当年的隧道图纸往里面冲,乌军靠着熟悉地形周旋,我个人觉得,这仗最后拼的可能不是火力多猛,而是谁更能熬:俄军熬到隧道里的乌军补给耗尽,或者找到关键入口一锅端;乌军熬到俄军失去耐心、攻势松懈。 但从目前看,俄军的“稳扎稳打”怕是更占上风,毕竟他们耗得起,也愿意耗。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这下危险了!苏联煤矿隧道里全是乌军,11万俄军赌上最后生路截杀。 红军城这仗打得
旅游我知道
2025-08-03 23:12:16
0
阅读: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