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日益临近,国际上的大国和小国都是怎么看待中国的这次阅兵的?  最先

阿离言娱乐说 2025-08-11 13:23:09

9.3大阅兵日益临近,国际上的大国和小国都是怎么看待中国的这次阅兵的?  最先坐不住的是几个西方大国。据说某国外交部门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研究"如何应对中国2025阅兵"。 他们的逻辑很有意思:如果去,担心被解读为"认可中国崛起";如果不去,又怕被边缘化。更让他们纠结的是,如果中国这次阅兵规模超过上一次,那意味着什么? 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某个一向对中国指手画脚的国家,突然在一些国际场合对中国"友好"起来。他们的外交官开始频繁约见中国同行,话里话外都在打听阅兵的事。"贵国2025年有什么重要活动吗?""如果有国际活动,会邀请哪些国家?"这种旁敲侧击的打探,明眼人一看就懂。 更微妙的是某个亚洲邻国。他们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释放"愿意改善关系"的信号,另一方面又在背后搞小动作。、 据说他们正在游说其他国家:"如果中国邀请你们参加阅兵,最好先通个气,大家统一行动。"这种"抱团取暖"的心态,说白了就是想把参加阅兵当成谈判筹码。 欧洲那边也不平静。某个老牌强国的智库发了份报告,标题很唬人:《2025:中国阅兵与全球秩序重塑》。 报告里分析得头头是道,说什么中国可能会展示最新军事科技,可能会邀请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可能会宣布新的国际倡议。他们建议本国政府"审慎评估,择机行动"。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看看风向再说。 某些国家算盘打得更为精妙。他们开始频繁邀请中国参加各种活动,送上各种"友好奖章",甚至主动提出要深化军事交流。明眼人皆能洞悉,此乃为2025年之“投资”。 他们算得很清楚:现在示好,到时候中国不好意思不邀请;就算最后没去成,也能借机要点好处。 最有趣的当属某个一贯标榜“价值观外交”的国家。他们内部出现了分歧。鹰派说:"绝对不能去,去了就是向威权低头。" 鸽派说:"不去会失去影响力,对本国企业不利。"商界直接发话:"管他什么价值观,有钱赚就行。"这种分裂,恰恰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心态:既想占便宜,又要立牌坊。 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就坦诚多了。非洲某国领导人公开表示:"如果中国邀请,我们一定参加。"拉美某国更直接:"中国的阅兵展示的是维护和平的力量,我们支持。"东南亚几个国家虽然没公开表态,但私下都在打听:能不能派军队方阵参加? 情报部门也没闲着。据说某些国家的间谍卫星已经开始重点关注中国的军事基地,想提前掌握阅兵准备情况。 他们特别关心:中国会不会展示新型武器?会不会有什么重大宣布?参加阅兵的外国领导人会有多少?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他们决策的依据。 媒体更是推波助澜。西方主流媒体开始炒作各种话题:"中国阅兵是在秀肌肉吗?""哪些国家会缺席?""这会不会加剧地区紧张?"他们一边渲染"中国威胁",一边又忍不住关注中国的一举一动。这种矛盾心态,恰恰说明了他们的焦虑。 在这些暗流涌动中,中国反倒很平静。外交部发言人面对各种试探,回答都很标准:"中国的重大活动会按照惯例适时公布。"这种不温不火的态度,反而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更加坐立不安。 实际上,这些国家的那点小九九,中国人洞若观火。过去的经历已经证明:阅兵是中国自己的事,来不来是你们的事。 那些把参加阅兵当筹码的,最后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些真心实意来的,反而能获得尊重和友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阿离言娱乐说

阿离言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