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陈诚给古鼎新发了密电,让他除掉上司王劲哉,古鼎新把密电拿给王劲哉,表

如梦菲记 2025-08-08 10:17:37

1943年,陈诚给古鼎新发了密电,让他除掉上司王劲哉,古鼎新把密电拿给王劲哉,表忠心,王劲哉却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古鼎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3年初,鄂中战局紧张,国军128师盘踞在江汉平原的咽喉之地,这个师的师长王劲哉出身西北军,早年参加过西安事变,是个胆大、果决、性情刚烈的人。   他带兵极严,铁血治军,不讲情面,哪怕是自己的亲人,只要犯错,他也不留情,他曾当众枪决了自己的表弟李保蔚,只因作战失误,众人虽惊,但都明白,这样的人不容挑战。   王劲哉在鄂中自成一系,不听调度,还吞并其他游击队,引起重庆方面极度不满,陈诚受命要削其势力,密谋之下,一封信被送到了382旅旅长古鼎新的手里。   古鼎新是陕西商洛人,早年当过土匪,后来被收编,他是个独眼龙,城府极深,手段狠辣,他在天门镇驻扎,把当地当作了自己的私域,手下士兵在乡间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他与王劲哉曾是旧识,算是半个同乡,两人曾在西北军并肩作战,后来同在中央军受排挤,关系看似密切,但实际上,王劲哉对他早有防备,早年就派亲戚去他旅里担任要职,目的就是监视动向。   那封信是陈诚的亲笔,内容很直接,只要古鼎新能除掉王劲哉,就让他升任师长,接管128师,这是一场用性命换前程的交易,古鼎新拿着信,心里起了风浪,他在营中反复思量几日,最终还是把密信交给了王劲哉。   王劲哉接过信时满面笑容,夸古鼎新忠义,可谁都知道,他那种笑容不代表放心,反而是杀机藏在背后,他心里盘算着:若不是你有心思,别人为何偏偏找你下手?再说,这信你拿了几天才交,早晚是个祸根。   从那以后,王劲哉一改往日行事,频繁召古鼎新到师部议事,古鼎新警觉性极高,从不亲自前往,每次都让副官代为赴会,还以忙碌为由推辞,王劲哉察觉计策无效,便另辟蹊径。   他派传令兵带密信前往天门,命令潘尚武设宴邀古鼎新,再伺机动手,传令兵还未到潘尚武那儿,便被古鼎新的心腹万鹏举截下。   密信被搜出,信上写得清清楚楚,是要除掉古鼎新的命令,古鼎新见状,冷汗直流,他知道自己已被王劲哉盯死,留在128师就是等死。   他开始找退路,他本想靠向新四军或者重归中央军,但一想到这些军队规矩太多,自己在天门的“土皇帝”日子就得结束,便打消了念头。   相比之下,日军那边没有那么多规章制度,只要愿意效力,便能保命保权,他便决定带兵投敌。   他找到了潘尚武,把密信的内容告诉了他,还劝他一起归顺日军,潘尚武也在王劲哉防线之外,早对王心生怨气,两人一拍即合,带着兵马转身投奔了日军。   日军原本攻势受阻,一见有内应投诚,立刻将古鼎新奉为上宾,任命他为伪军皇协军第五师师长。   古鼎新为表忠诚,把128师的防线、兵力、物资情况全盘托出,他告诉日军,只要派汽艇沿水路绕开正面阵地,便能直达指挥部,他还提供了王劲哉的照片,指出其右手缺拇指,便于识别。   日军按照计划,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配合空中轰炸,步步为营,很快突破外围,王劲哉被迫转移,途中中弹,藏身草堆时被村民发现,村民中有个叫彭明辉的混混,听说日军悬赏,就去通风报信。   王劲哉被俘,面对劝降坚决不屈,他换下军装是为了便于突围,被俘后他痛骂自己不该脱下军服,说这是对军人的羞辱,日军给他敬烟斟酒,他全都扔在地上,说自己绝不当亡国奴。   虽然王劲哉被俘,128师还剩一部分人苦苦支撑,但群龙无首,抵抗逐渐瓦解,日军攻占整个鄂中后,古鼎新成了伪军中的一员。   他靠着投敌暂时保住了性命,抗战结束后潜回陕西老家,侥幸逃过清算,1953年在商洛病死,终其一生未再露面。   而王劲哉,在战后成功逃脱,他本想回到国民党军中,却被胡宗南扣押,他再次逃脱后,给延安写信,请求加入共产党,毛主席亲笔回信表示欢迎,任命他为陕西自卫军纵队司令。   这一场围绕一封密信展开的生死较量,最终以128师的覆灭和一位民族军人的坚守落幕。   那封密电成了压垮彼此信任的导火索,也撕开了战时政权之间的裂缝,在枪火与谍影之中,一面是铁骨铮铮的坚持,一面是投敌求生的转身,历史早已作出评判。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战的小国之君 鄂中希特勒王劲哉

0 阅读:45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