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些调教方面的明显缺点。 这车开的时间久了会有点头晕,总结起来就是车辆的动态响应与驾驶操作并不能很好的契合,具体如下: 1. 油门延迟 动力模式舒适,油门响应有明显延迟,并且延迟后扭矩上升比较突兀,会有超出需求的加速,马上要松油门。加速过程不够线性,动力释放不太符合预期。 运动模式基本没怎么用过,也是一样的风格,有延迟和更强的突兀感。 有时使用湿滑路面辅助模式,这个模式下动能回收在速度30以上时大概-15%, 加速动力也有延迟,突兀感有所减缓。 2. 动能回收 动力节能模式或者设置强动能回收时,松开油门有明显的延迟,且减速太强了,完全没法做到可控减速,再叠加延迟的油门响应,根本没法可控连贯驾驶。 动力舒适模式时,松开油门,速度在35以上时大概回收功率表显-25%,速度35到15之间,回收功率逐渐降到0%。 速度15到8没有动能回收。速度8以下应该是判断为蠕行工况,会有正功率输出维持蠕行速度(大概6-8km/h)。 感觉动能回收力度很小以致到0的范围区间8-20km/h,这是车辆经常低速跟车的范围段,而这时的减速感受与中速行驶时有较大区别。车辆无阻尼的滑行给人的感受像是在主动前进,有种不受控前进的错觉。 这个范围段松开油门后有时还会看到速度向上+1后又掉下来,而功率表显示一直为0%,也是给人不受控加速的感觉。这个现象有视频稍后我传一下。 3. 油门行程 在高中低速匀速前进时的油门行程都很浅,直观感受约3-5%, 印象里之前的油车会有明显的随速度的油门行程加深。 并且m7维持匀速的性能也不够好,在匀速点附近微小变化就会引起明显的加减速,油门初始段行程变化与扭矩变化对应关系过于灵敏,需要绷着脚维持。 4.悬挂比较晃,过路面抛跳后需跳动多次才稳定。 有类似感受的朋友下面聊聊,如工程师看到希望讨论一下。 支持国产,有空再聊下车的优点。 售后服务感受很好;车空间比较大,视野比较好。电耗大概15~20度每百公里,馈电油耗大概6~8。 买了3台混动车,发现各有各的调教缺点。
车不敢刹车,一刹自己也完了
【161评论】【7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