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把核潜艇“写没了”,不是失踪,是癔症 堪察加地震刚震完,中文互联网上就炸出了更大的“核弹”:有人一本正经地说,一艘搭载50枚核弹头的美军核潜艇在俄附近海域“神秘失踪”,特朗普吓得赶紧找普京求助,俄军屏蔽GPS信号,美方派出航母搜救……一整套末日感剧情,写得比《猎杀红色十月》还像真事。 问题是,除了这些中文号,世界上任何一家严肃媒体都没跟进。没有图,没有官宣,没有国防部表态,连五角大楼都懒得发一行字,全世界都当没这回事,只有中文互联网上一片“潜艇丢了”的自嗨。 别说潜艇没失踪,就算真丢了一艘“俄亥俄”级——那是战略核打击三位一体里最不能丢的一环,全世界媒体不可能装瞎,交易员分分钟会把军工股抬上天。可现在?CNN没说,彭博没提,拜登也照常打高尔夫——只有一群中文自媒体,一边拍脑袋编剧情,一边点外卖看流量。 这不是内容,是病态的想象力滥用。 美军潜艇失踪,特朗普找普京求救,俄方屏蔽GPS信号,听起来层层升级、环环相扣,但只要你动手查一条,就会发现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失踪核潜艇”没有名字、没有具体型号、没有部署区域、没有任何卫星图像作证,连“哪艘船”都说不出来。其次,所谓“求助普京”纯属扯淡——特朗普正忙着对俄撂狠话,梅德韦杰夫才刚骂完他“政坛跳梁小丑”,你说他去敲克里姆林宫的门,求找潜艇?怕不是剧情写反了。 最搞笑的,是这事甚至没美军背景支持。有媒体挖了下记录,美军冷战以来真正“失踪”的潜艇,全都发生在五十年前,而且都在大西洋、太平洋这类深海区域。历史上真出过事故的,比如1968年的“蝎子”号、1963年的“长尾鲨”号,都伴随着真实搜救、全球通报、持续数月调查——你见过哪次潜艇真丢了,全世界当看不见的吗?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经不起查的谣,为啥还是传爆了? 答案也很简单——“核潜艇”“失踪”“特朗普”“地震”“求助普京”,这几个词堆一起,本身就足够耸人听闻。你别管真假,点进去先爽了再说。自媒体知道这一点,也压根不打算讲逻辑,它只讲流量。能骗你点开,能让你吓一跳,它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核潜艇是不是“俄亥俄”级、是不是失踪、是不是装了核弹头、是不是在堪察加,全都不重要。 真相是什么?没人关心。爽感才重要。 更危险的是,这种假信息一旦“气氛到位”,就会让人不自觉地产生“真实感”。你以为你看到的是新闻,其实你在被情绪带节奏;你以为你在围观世界局势,其实你是别人的转发工具。 这不是“乌龙”,这是认知投毒。 现在搞自媒体的很多人根本不在乎内容质量,他们只关心:怎么最快搞出“爆款”。哪怕是捏造的,只要读者信了,就能带节奏、带打赏、带流量。这和诈骗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他们卖的是“恐慌感”和“末日滤镜”。 而真正值得警惕的是,这类谣言传播速度快到离谱。你都还没意识到“核潜艇失踪”这个说法有多荒唐,已经有三四个群在疯传,有人开始截图,有人开始分析“美俄关系又要变天”,甚至有人真的担心是不是核战一触即发。 当人开始接受这种“编到极致就是真的”逻辑时,任何正常的信息辨识能力都会退化。你信了一次“潜艇失踪”,下次可能就信了“太空兵种叛逃”,再下次就信“中美海战已经打响”。不需要证据,只要你愿意信,假就会变成真。 这才是真正危险的地方。 至于那帮靠谣言起家的号,靠一条“核潜艇失踪”换来几万阅读、几个打赏、一次涨粉,然后继续去编下一个“普京中风”“朝鲜参战”“泽连斯基跑路”,一整套内容流水线,跑得比正经新闻还快。 你以为你在“吃瓜”,其实你早成了他们的工具人。 所以这事不是“美军核潜艇失踪”,而是“常识在失踪”。 不是特朗普跪求普京帮忙找船,而是我们在围观一个信息崩塌的时代,用惊悚感填补了判断力的空白。自媒体写剧本,读者当实录,全网接力帮忙转发,最后一地鸡毛。 真正失踪的,从来不是核潜艇,而是这个时代对真实的尊重。 参考资料:《 美军核潜艇神秘失踪,特朗普向俄罗斯求助?先别急着高兴-凤凰网 》
自媒体把核潜艇“写没了”,不是失踪,是癔症 堪察加地震刚震完,中文互联网上就炸
秋恒看军事
2025-08-07 17:23:52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