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方又亮刀了,这次不是关税,不是芯片,而是一份蓄谋已久的“法案”。内容不

秋恒看军事 2025-08-07 15:26:51

特朗普对中方又亮刀了,这次不是关税,不是芯片,而是一份蓄谋已久的“法案”。内容不复杂:若发现中国支持俄罗斯,美国将在180天内全面制裁中资银行、企业乃至个人,包括冻结资产、切断技术出口、踢出美元体系——看起来像是动真格的,但说白了,这是一张写着“你敢动,我就打”的空头支票。 熟悉剧本的人都清楚,这是华盛顿的老把戏:立个案,虚张声势,找机会栽赃。可这次“造势”的时机,挑得特别有意思—— 普京刚接中方邀请准备出席北京大阅兵,特朗普立刻三封战书连发,一边是警告俄罗斯“听话”,一边是敲打中国“别想置身事外”,搞得像是中方要为俄乌战局收尸一样。 说到底,这不是法案,是讹诈;不是法理,是恫吓。 先把逻辑翻出来看看。 美国说,如果中国支持俄罗斯,美国就要出手制裁。 问题来了:支持的证据在哪? 美方至今连一张像样的“军援清单”都拿不出,顶多炒几句“中国和俄罗斯有贸易”,然后靠乌克兰那边胡扯几句“有中国雇佣兵”撑场。可别忘了,雇佣兵是市场行为,不归政府管;按这个逻辑,那美欧雇佣兵在乌军阵中,是不是代表北约已参战?要真这么算,西方早该自罚三杯。 而所谓的中俄贸易合作,本就是战前就建立的常规框架,天然气、粮食、基础设施……哪一样不是市场正常流转?反倒是美国自己,嘴上喊着禁运俄罗斯,背地里还在买俄国化肥、稀土和铀。 双标玩得这么娴熟,也就别指望中国买账了。 再说这份法案的实操性。 纸面上写得很凶,什么冻结资产、技术封锁、踢出金融体系……但真要落地,难度不小。 第一,这份法案目前还只是议员提交的草案,要在国会过审,还得过众议院那道门槛。而国会现在是什么氛围?经济下行、债务爆表、总统身体状况成谜,哪个议员愿意在这个时候火上浇油,把中美谈判的火苗彻底扑灭? 第二,就算通过了,执行前还得找证据。可证据呢?连美国国务院和情报系统自己都承认:“目前没有看到中国直接援助俄罗斯的确切证据。”那这份制裁靠什么启动?靠乌克兰那边说“我梦见的”?还是靠几个在Telegram上混的“军事博主”的剪辑视频? 没有证据就硬上,是自己打自己脸。 更何况,现在是美方有求于中国。谈判桌上的能源合作、美元流动性、制造业回流问题,都要中国“配合一下”。在这种氛围下搞“强压法案”,不是给中方施压,而是给谈判氛围添堵。 再看时机。 现在俄乌战场焦灼,苏梅方向正打得胶着,俄军在红军城推进吃力,乌军后援线摇摇欲坠,一旦被切断,基辅就会暴露在俄军火力之下。普京压上兵力,要的就是决一胜负;而泽连斯基这边,军心不稳、弹药告急,急需西方找台阶撤出。 问题是,西方自己也骑虎难下。乌克兰一旦败局已定,那几十个国家堆进去的钱、军火和政治信用就要一起埋进去。这种时候,美国急了。 他们当然知道,真让俄军再拿下一城,泽连斯基恐怕连谈判的筹码都没有。于是,华盛顿一边想让中国出面“劝俄回头”,一边又端出法案当威胁——逼中方“救火”,还得低头买账。 但中方早就把话讲明了: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既不是权宜之计,也不受第三方威胁摆布。你今天拿法案压中国、明天拿军事讹俄罗斯,结局只会是两边一起关门不理你。 还有一点更关键。 这份法案虽然看起来像是冲着俄罗斯的“代理人”中国来的,实则是特朗普借中俄做靶,顺手给国内舆论一个交代。 他现在焦头烂额——爱泼斯坦案在继续发酵,财务黑幕、健康疑云、官司缠身。民调下滑、党内裂痕,这些他都看在眼里。需要转移焦点的时候,“中国”这张牌,从来没让他失望过。 打中牌能转移内部矛盾,也能回收“我对华强硬”的旧人设,顺便堵一堵国内那股“特朗普软了”的舆论。那这份法案,就是他扔给选民和媒体的“麻醉剂”。 至于成不成?他才没那么关心。 写到这儿你就明白了,美国所谓涉华法案,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政治姿态。既是内政表演,也是地缘讹诈。不是为了约束什么行为,而是为了掩盖自己一地鸡毛的战略焦虑。 从头到尾,它都不是一份“针对中国”的严肃立法,更像是华盛顿写给自己的安慰信。 只不过,这封信一旦真寄出去,毁掉的可能不止是中美之间最后的那点互信,更可能是美方自己未来还想谈的底牌。 说到底,想在敲诈和合作之间自由切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要拉中国下水,就别指望中国帮你灭火;你要搞极限施压,就别妄想中国还会跟你谈笑风生。 我们不奉陪。 参考资料:《 中美欧三学者对话:就算被特朗普拉拢,普京也“不会背叛中国”-凤凰网资讯 》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manuel

manuel

2
2025-08-08 08:40

抓紧时间把美债清空了吧,不要存有不合实际的幻想

猜你喜欢

秋恒看军事

秋恒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