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里有没有“后门”,英伟达自己说了不算 现在的中美芯片战,早就不是技术对技术、市场对市场的问题了。 你得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只要芯片还得从美国那边买过来,我们就是坐在别人的刀尖上吃饭——而他们,手里那把刀,还随时可能拧成一把锁。 这几天,两个动作值得警惕。 第一,英伟达突然在官网发了个“自证清白”的声明,否认自家给中国的芯片存在“后门”。 意思很简单:我们英伟达是清白的,我们的芯片里,没有“终止开关”、没有“远程管控”、也没有“监控代码”,更没有在中国市场上动什么手脚,一切都很干净。 但别说他们写得像AI生成的,连逻辑也像AI:先下结论,再围绕这个结论堆叠一堆术语,话说了,等于什么都没说。 问题也很简单:这种解释,可信度有多高? 别忘了,美国国会早就鼓噪过,要强制芯片厂商在“关键区域”内设置紧急终止机制,哪怕用户不知情、未经授权,也要能一键“遥控断电”。 现在英伟达跳出来否认,反倒显得异常紧张。要是真没干这事,不需要这么急着发声明“洗清自己”。 芯片这东西,不像手机软件,能卸载、能重装。它一旦落地部署到系统中,能不能被遥控关掉,不是用户能决定的,是制造者说了算。 英伟达是不是在中国市场上安了“保险丝”?谁都没法只听他们自己说得漂亮。这时候就别讲什么“商业信誉”了,审计要真独立,工程团队要能溯源,才算数。 第二件事,比这个更危险——美国司法部刚刚逮了两名中国公民,理由是:违反芯片出口限制。 起诉书写得含糊其辞,说是他们“利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做跳板”,绕过了美国的出口管制,把AI芯片卖回了中国。 如果不是细看案情时间线,你还真容易被带节奏。美国司法部说这事发生在“2022到2025年间”,但问题是——现任政府才上来半年,他们却用的是拜登时期已经废掉的出口限制政策。 什么意思?就是说,这帮人现在既不承认拜登那一套,还要回过头来,靠那套规则给中国人定罪。 说白了就是:翻旧账,找茬,拿人当牌打。 这事不是孤立的。就在上个月,美国还刚用所谓“情报活动”名义拘捕两名中国公民。现在又来一波,套的是芯片的壳,走的还是那一套“人质外交”的老路数。 这就很熟了。 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技术压制、贸易封锁、人身威胁三管齐下——谁还在指望跟美国讲规则,那才真是看不清局势。 他们的逻辑是清晰的:你不听话,我就动你的人、锁你的芯、卡你的链。 而芯片战的本质,从来都不是单纯的高科技竞争,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战略围堵。 他们在台积电搞“技术挖空”,在日本设封锁网,在荷兰施压ASML不卖光刻机,现在又拿英伟达开刀,同时在司法口子上做文章。 外面是市场规则,里面是地缘博弈,外包装再花哨,骨子里就是四个字:遏制中国。 那我们这边该怎么办? 第一,英伟达的声明,不等于证据。对这些“定向供应”的AI芯片,有没有后门,我们得用自己的手段去查,查芯片架构、查固件代码、查供应链标号——不能听他们自己表演。 不要怕得罪人。搞技术安全,得敢撕开包装盒子看里面,不是听人“保证”就能安心。 第二,芯片战已经变成一场“人质混合战”,下一步必然是升级版的打压。我们要有预判、有准备、有反制。 美国这波动人,是对准我们企业在海外的漏洞下手——该立法就立法,该交底就交底,不能让对方有可乘之机。 最后一句话留给那些还抱有幻想的人: 中美之间的技术战,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你越想着“照顾对方情绪”,对方越是拿你软肋下死手。 现在比的不是谁姿态高,而是谁底盘稳。 参考资料:《 两名中国公民在美国被捕,中方回应-人民日报 》
一粒沙能废几万块电脑!当年进机房像闯金库,蓝鞋套套脚,心跳比风扇还响。老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