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毛人凤拿着一份四百多人的枪决名单让卢汉签字,卢汉以证据不足拒绝签字。毛人凤说:“那就杀一半,留一半如何?”
那年秋天,云南昆明的天空笼罩着紧张气息,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带着一份四百多人的处决名单找到省政府主席卢汉,要求立即签字批准。
这份名单里既有公开反对蒋介石的知识分子,也有潜伏在暗处的地下工作者。
毛人凤的军统特务们已经用"九九整肃"的名义抓了三个月,现在急需用鲜血震慑云南地面。
卢汉翻开油墨未干的名单,手指微微发颤,作为主政云南的封疆大吏,他太清楚这份名单的分量——四百多条人命背后,藏着国共两党在西南边疆的生死博弈。
更让他心惊的是,名单里不少名字都是他暗中联络过的进步人士,此刻他必须沉住气,既要护住这些火种,又不能暴露自己正在筹划的起义计划。
"证据不足,不能草菅人命。"卢汉合上文件推回桌面,毛人凤的三角眼眯成细缝,他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八面玲珑的滇系军阀会当面顶撞。
两人在办公室里僵持了半个时辰,最后特务头子咬着牙让步:"那就先杀半数,剩下的慢慢查?"
卢汉抓起茶杯猛灌两口,指着墙上孙中山画像说:"总理教导我们慎刑恤狱,没有铁证怎能妄动?"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两个月,毛人凤三天两头派人催问,卢汉不是推说公务繁忙,就是要求补充侦查材料。
他暗中联络昆明商会和报界,让社会各界联名上书呼吁慎重办案。
时间在公文往来中悄然流逝,直到十一月初传来消息:代总统李宗仁要来昆明视察。
卢汉知道机会来了,他特意安排李宗仁下榻翠湖宾馆,把精心准备的申诉材料摆在总统套房茶几上。
第二天昆明街头出现万人请愿队伍,学生们举着"反对滥杀无辜"的横幅,商人们抬着"滇人治滇"的牌匾。
李宗仁站在宾馆阳台上看着这一切,转头对卢汉叹气:"云南局势经不起折腾了。"
代总统临走前大笔一挥,四百多名在押人员全部移交省府处理,毛人凤接到南京急电时,保密局昆明站的特务们正在收拾刑具。
三天后,五华山省政府大院里,走出成群结队衣衫褴褛的政治犯,他们不知道,那位端坐办公室的卢主席,已经和共党代表在黑龙潭密谈了七次。
十二月初的寒夜里,卢汉秘密召集滇军将领,他掏出贴身藏着的《共同纲领》,烛光映得泛黄纸页微微发亮:"明日通电全国,云南三迤子弟从此跟共产党走。"
九日清晨,五华楼升起五星红旗,毛人凤留在昆明的最后几个特务,此刻正被起义士兵押往大板桥监狱。
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改变了西南战局,卢汉用公文拖延的六十多天,既保全了云南进步力量,又为解放军南下赢得了时间。
后来北京来的特派员清点档案时发现,当初那份死亡名单里,藏着二十七位后来的政协委员、八位人大代表,还有三个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地下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