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党组织给了他1000美元,让他去做生意,只有一个要求:“组织什么时候

吴仁磊说 2025-08-07 13:27:08

1941年,党组织给了他1000美元,让他去做生意,只有一个要求:“组织什么时候要钱必须给,要多少就给多少!”看似艰巨的任务,最终的结果让人“惊掉下巴”。

肖林攥着布包的手指头直发白,他以前在民生公司干过会计,打算盘的手艺比拿枪还利索,可这回接的活计跟以前完全不是一码事。

钱之光同志在旁边站着,两个年轻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睛里瞅见了火星子——那是要把这1000美元变出花来的劲头。

说干就干,两人揣着钱跑到江津县城,租了间带阁楼的铺面。

木匠师傅连夜给做了块"恒源字号"的牌匾,往门头上一挂,这就算开张了。

肖林蹲在码头边上琢磨了三天三夜,发现来往的货船都爱捎带红糖——这玩意儿在城里能当硬通货使,在前线还能给伤员补充体力。

他咬着牙把本钱全换成红糖,二十吨红砂糖堆满了租来的仓库。

那年头的生意可不好做,日本人的飞机三天两头来轰炸,国民党的税卡见着商队就扒层皮。

肖林带着伙计们白天跑货,晚上就着煤油灯打算盘,红糖从四川运到陕西,换成药材再拉到上海,转手又能换回棉纱。

这么来回倒腾,账本上的数字跟滚雪球似的涨,有回遇上土匪劫道,肖林愣是带着两车货跳进山沟里,硬是保住了要给前线送的物资。

生意做大了,肖林又捣鼓起华益公司,这回不光倒腾红糖,连肥皂、火柴这些日用品都开始经营。

他在上海滩租了仓库,在武汉设了分号,还跟香港的商行搭上线。

有次从南洋运回来一船橡胶,正赶上国民党封锁解放区,肖林连夜把橡胶拆成小包,伪装成茶叶箱子走水路送过去了。

要说最惊险的还得数1947年冬天,国民党查抄进步商行的风声紧得很,肖林把账本藏在米缸底下,金条塞进咸菜坛子里。

有回特务来查账,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当着人家的面把假账本翻得哗哗响,等特务走了才发现,后背的棉袄都让冷汗浸透了。

就这么苦熬了八年,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肖林把两家公司的账本往党组织办公桌上一摊——整整十二万两黄金的流水,1000美元的本钱翻成了上千万。

交账那天,肖林自己兜里就留了三块银元,说是给刚出生的闺女打个长命锁。

那些年经他手送出去的物资,光红糖就能堆满半个足球场,前线的战士们管他叫"红糖掌柜"。

要说这人有什么诀窍,除了会打算盘,主要还是心里揣着团火,有回货船在长江上遇着风浪,肖林抱着装钱的铁皮箱子不撒手,差点连人带箱子滚进江里。

后来别人问他图啥,他就笑笑说:"我这就是个过路财神,钱从人民手里来,早晚要回到人民那儿去。"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吴仁磊说

吴仁磊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