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表示,自己在离开台积电时,不是没被威胁过,台积电董事长告诉他,你要是敢去大陆,那你台积电所有的股票就都不会给你!然而张汝京却毫不在意:不要就不要,为了家国情怀我可以放弃所有!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0年上海浦东张江,一片荒地上停着几台推土机。 52岁的张汝京踩着泥水走进工棚,身后跟着三百多名工程师。 这些人刚从台湾飞来,行李箱里装着晶圆厂图纸和全家福照片。 三个月前,他们老板在台北办公室拍桌子:"去大陆就别想拿台积电股票!" 张汝京甩下工牌:"不要就不要!" 后来有人算过,他扔掉的股票值四千万美元,够在上海买二十栋别墅。 这个决定早有伏笔。 张汝京父母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家里书房挂着"科学救国"的条幅。 1977年他在美国德州仪器工作时,集成电路发明人基尔比是他师傅。 有回实验室聚会,基尔比醉醺醺拍他肩膀:"张,你该去硅谷创业。" 张汝京却盯着电视里中国代表团访美的新闻出神。 当晚他在日记写:"芯片是新时代的原子弹,造不出就要挨打。" 九十年代末的中国芯片业像没断奶的孩子。 中关村电脑用着进口CPU,手机基带芯片全靠进口。 有次信息产业部开会,领导举着指甲盖大的芯片说: "这玩意比黄金贵十倍,咱们得看外国人脸色。" 当时张汝京刚把台湾世大半导体做成行业老三。 听到消息连夜手绘建厂方案,图纸铺满酒店地毯。 建厂比想象更难。 打桩机刚进场,美国设备商突然毁约。 重金聘的日本专家被母公司召回。 最狠的是2003年,台积电起诉中芯国际专利侵权。 官司打到第五年,张汝京在加州法庭站足八小时,最终赔两亿美元。 走出法院时他跟律师说:"值!至少学会怎么和巨头过招。 "回程飞机上,他攥着判决书睡了三小时,醒来在文件背面写满设备采购清单。 赔款单签字的钢笔还没干,张汝京就飞往德国。 他在慕尼黑机场堵住ASML高管,硬是谈下光刻机采购。 机器运到浦东那天,全厂工程师睡在车间调试设备。 有老师傅回忆:"张总和我们啃馒头,他说这机器是下金蛋的鹅。" 2004年中芯国际投产,首批芯片合格率仅30%,张汝京带头住进无尘车间,三个月后合格率飙到85%。 中芯国际冲进全球代工榜那年,张汝京突然辞职。 那年他六十岁。 别人以为他要养老,谁知他转头扎进上海临港,创办新昇半导体研发硅片。 当时国产硅片成品率不到三成,他带着年轻人住板房,用二手设备做实验。 有次硅锭开裂崩伤助手,他连夜送医后回车间继续干。 2017年新昇突破12英寸硅片技术,日韩厂商报价应声跌三成。 庆功宴上,张汝京把第一块合格硅片锁进保险柜,钥匙交给受伤的助手。 张汝京办公室挂着基尔比照片,下面一行小字:"芯片战争没有硝烟,但每微米都是阵地。" 桌上摆着德州仪器时期的计算尺,抽屉里锁着当年建厂图纸。 他带出的徒弟遍布长江存储、中微公司。 有次央视采访,主持人问:"后悔放弃台积电股份吗?" 老头指窗外:"看见那片晶圆厂没?那里每天产出百万芯片,比什么股票都值钱。" 2020年美国制裁最凶时,中芯国际7纳米工艺突破。 网友翻出张汝京二十年前在荒地的照片,泥泞中竖着的木牌写着:"此处将建中国芯摇篮。" 风吹日晒,字迹依旧清晰。 照片角落,推土机履带压过的泥地里,几株野草正冒新芽。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世人多知张忠谋与台积电,却鲜知这位“芯片界的钱学森”!)
谷歌急了!微软急了!安卓急了!苹果急了!三星急了!甚至就连科技大佬马斯克也急了!
【22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