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7年,李渊趁着酒醉宠幸了两个美人,玩得尽兴之后才沉沉睡了过去。第二天李渊捂着头醒来,一看床上的女人便惊掉了下巴。他吓得脸色煞白,惶恐不安地对儿子说:“这可是当朝皇帝的女人,我犯了杀头大罪!” 那时候的李渊虽然日子过得舒服,但是稍有做得不对的时候,难免遭人口舌! 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份。 他不仅是隋朝太原留守,掌握着军政大权,同时他与隋炀帝杨广还是表兄弟,与李渊的母亲与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 这层皇亲国戚的身份,让他的生活如履薄冰,每日都过着刀尖上舔血的生活。 当时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生性多疑的他就连亲兄弟也敢下死手。 那么对他这个表兄李渊,自然不会放松警惕,这个时候或许他就是下一个目标! 为了自保住,李渊开始”装傻“。 只不过这个傻不是真的傻,他只是想让杨广觉得他无意争权,只想过个安稳日子罢了。 然而,他的小儿子李世民,却不这样想。 虽然只有19岁,李世民却总能彻底看透这整个国家的现状根本就是地基不稳。 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朝廷军队疲于奔命。 李世民认定,这是好时机,或许咱们一家人称帝,改朝换代是个好时机! 但是他爹李渊却是个惜命的主儿,他怕儿子万一失败了,那么自己就是诛九族的大罪,他不敢试也不想试。 这俩父子间,僵持不下。 眼看父亲犹豫不决,李世民找到了父亲的好友晋阳宫副监裴寂。 两人密谋,决定设下一局,用一剂“猛药”来打破李渊的心理防线,逼他做出决断。 这也就有了睡错人那回事! 那天晚上,因为喝多了酒的李渊决定不回家,就睡在外面。 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早睡醒的时候发现身边躺着的两位美人,竟然是当朝天子隋炀帝杨广的晋阳宫嫔妃,张氏与尹氏! 这可把他吓坏了,私通皇帝的女人,是诛九族的大罪。 他连滚带爬地找到儿子李世民,袒露了这件事。 而李世民和裴寂等待的正是这一刻。 他们直接摊牌,事已至此,杨广绝不会相信这只是酒后失态。 无论是否起兵,私通宫妃的罪名都足以让李家满门抄斩。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或许还能活! 而李世民与裴寂精心设计的“美人计”,让李渊终于明白自己现在除了造反,再无生路。 想通之后的李渊,不再犹豫,开始着手起兵事宜。 他首先以“勾结突厥”的罪名处死了杨广安插在太原监视他的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清除了内部障碍。 接着,他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收买人心。 同时,他打出“志在尊隋”的旗号,声称要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 七月,李渊在太原正式誓师起兵。 他任命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成为军事上的先锋和主力。 李渊父子率领的军队,以太原为基地,一路势如破竹,渡过黄河,直逼关中。 沿途吸纳反隋力量,队伍迅速壮大。 仅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便攻占了隋朝的都城长安。 这一速度之快,连李渊自己恐怕都始料未及。 攻占长安后,李渊暂时按捺住称帝的冲动,依照起兵时的政治承诺,拥立年仅13岁的代王杨侑为帝,遥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 李渊则自任大丞相、唐王,总揽朝政大权。 这既是对“尊隋”口号的兑现,也是为下一步行动稳定局面。 618年的三月,隋炀帝弑杀的消息传到长安。 隋朝实质上在这会已经灭亡。 李渊见时机成熟,五月,他逼迫隋恭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 一个崭新的、辉煌的大唐王朝就此诞生。 然而,亲手将父亲推上皇位的李世民,最终也因权力之争,与父亲和兄弟走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 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次子李世民在建国过程中功勋卓著,威望极高,形成了强大的秦王府集团。 兄弟二人为争夺储位明争暗斗,矛盾日益激化。 李渊试图平衡,却无力回天。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之变”,亲手射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派兵“保护”了李渊。 不久,李渊被迫禅位于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他得到了天下,却失去了两个儿子,也失去了皇权,这真的值得吗? 个人抉择往往被时势所裹挟,而权力的获取与维系,更伴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残酷与代价。 太原起兵,不仅开启了一个伟大的王朝,也埋下了后来皇室血亲相残的悲剧种子。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李渊当年征战时在此居住过)
公元617年,李渊趁着酒醉宠幸了两个美人,玩得尽兴之后才沉沉睡了过去。第二天李渊
炎左吖吖
2025-08-06 10:38: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