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7年,52岁的唐玄宗看上了杨玉环,就对儿子说:“朕想娶你的妻子,你可愿意

炎左吖吖 2025-08-06 09:37:44

公元737年,52岁的唐玄宗看上了杨玉环,就对儿子说:“朕想娶你的妻子,你可愿意?”面对唐玄宗的要求,寿王李瑁不敢不从,只好流着泪看父亲抢走了自己的爱妻。 唐玄宗李隆基,如果只评论他在位时期的政绩绝对是个好皇帝。 他是大唐盛世的缔造者,一直励精图治,并开创了“开元盛世”。 当时的整个国家蒸蒸日上,平民百姓过着平安顺遂的生活。 然而,物极必反。 尤其是在武惠妃去世后,他彻底开始堕落了。 然而就在孩子们都来祭奠的时候,儿子寿王李瑁带着自己媳妇杨玉环入宫请安时,唐玄宗鬼使神差的看上了那个年仅20岁的儿媳。 杨玉环的美,是公认的,并且那个时代的杨玉环简直就是最佳身材,不肥不胖刚刚好。 就连诗人李白都惊叹“云想衣裳花想容”来形容杨贵妃,而白居易描绘“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她的美貌,绝对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唐玄宗。 然而,若仅凭美貌,恐怕难以维系玄宗长达十余年的专宠。 杨玉环不光美,还有智。 此外,杨玉环幼年时期父母双亡,从小寄养叔父家。 但世家大族的底蕴,赋予了她不同于一般宫妃的见识与气质。 这份气质,让情感慰藉的玄宗晚年时期十分契合。 杨玉环的出现,碰巧是“天时地利人和”。 既然杨玉环这么好,那么身为帝王的唐玄宗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呢?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抢人开始了。 寿王李瑁面对父皇的索求,和刚刚丧母、失去政治靠山的情况之下,他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 他甚至给自己的爱妻喝下了打胎药,只为了奉承亲爹。 玄宗为了可以顺当的让杨玉环进入后宫,效仿祖父高宗旧例,先让杨玉环“自愿”出家为女道士,赐号“太真”,移居道观。 几年后,便正式将她接入宫中,册封贵妃。 从此,“六宫粉黛无颜色”,杨贵妃成为后宫的最佳选择,基本上她的宫内“夜夜笙歌”。 玄宗虽未给她皇后的名分,却给予了远超皇后的尊荣与权力。 这份宠爱,逐渐变成了奢靡。 为了满足杨贵妃的爱好,玄宗不惜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从遥远的岭南运送新鲜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述的正是这样的故事。 并且,平时为贵妃服务的织绣工匠多达七百人,每年耗费在脂粉钱上的金银高达百万。 更可怕的是,这份宠爱开始侵蚀帝国的根基朝政。 在之前,后宫不得干政是铁律,而杨贵妃却可以肆意。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走上人生的巅峰,自然自己家人肯定忘不了。 她的族兄杨国忠,本是不学无术的市井之徒,硬是因为杨贵妃的关系官至宰相,权倾朝野。 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 杨家一门“姊妹弟兄皆列土”,导致民间竟生出“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畸形心态。 当安史之乱爆发前,玄宗一度考虑传位于太子李亨。 这个时候杨国忠怕失去靠山,他竟能说动杨贵妃在玄宗面前梨花带雨地哭诉,硬生生让这位曾经英明的帝王,放弃了关乎国家存亡的理智决策。 然而,无风不起浪。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悍然发动叛乱。 沉迷于温柔乡的玄宗,早就没有当年的雄才大略。 次年六月,抵抗了没多久的唐玄宗只能弃城不顾百姓,带着杨贵妃、杨国忠及亲信,仓皇西逃。 最终,到了马嵬驿,积压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 禁军将士将矛头直指祸国殃民的杨氏一族,他们发动兵变,乱刀砍死了宰相杨国忠及其子,以及韩国夫人等杨氏亲眷。 随后,士兵们群情激愤,要求处死杨贵妃,以谢天下。 那一刻,唐玄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 他最终选择了自保,一条白绫,结束了年仅三十八岁的杨贵妃。 唐玄宗晚年被尊为太上皇,但实权尽失。 他在儿子肃宗的监视下,郁郁寡欢地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六年。 杨贵妃的悲剧,远非简单的“红颜祸水”可以概括。 她是唐玄宗晚年权力异化的牺牲品,这场始于权力掠夺、终于权力反噬的畸恋,剥开后世文人涂抹的浪漫外衣。 当最高权力失去约束,沉溺于私欲,引发的灾难,足以倾覆一个伟大的王朝。 主要信源:(齐鲁壹点——唐玄宗是咋把儿媳妇杨玉环撬到手的?为啥死爱杨玉环)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