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个“小男孩”在街上碰到了日本军官茨谷五雄,就朝他鞠了一躬,但茨谷五

琴音流转 2025-08-05 17:00:06

1939年,一个“小男孩”在街上碰到了日本军官茨谷五雄,就朝他鞠了一躬,但茨谷五雄却未曾想到,自己会死在这个“小男孩”手里!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9年秋,山东乐陵县城门口,日军军官茨谷五雄正摆拍"亲民"照片。 突然冒出个戴瓜皮帽的"小孩"。 身高刚过他腰际,恭敬鞠躬高喊"大东亚共荣万岁!" 茨谷得意地摸"孩子"脑袋:"大大滴好!" 话音未落,两声枪响穿透喧嚣,军官瘫倒血泊中。 等日军反应过来,那个叫李安甫的"小孩"早已消失在小巷深处。 这年他刚满十四岁,真实身高只有一米二。 李安甫本是富家少爷,六岁那年一场怪病让他身高永远定格。 父母愁白了头,把他送进武馆学艺。 师兄弟笑他"武大郎",直到见他甩飞镖。 十丈外能打灭香火头。 1938年八路军东进抗日,13岁的李安甫报名参军。 招兵战士挥手赶人:"奶娃娃凑啥热闹?" 他急得跳脚:"我能打枪!会认字!" 争执声惊动了司令员肖华。 肖华发现这"小个子"眼神沉稳,当场考校。 李安甫抓起石子连中三棵枣树,又背诵《论持久战》段落。 肖华拍板:"留下当司号兵!" 军装改小两号才合身,铜号带子得缠三圈。 谁都没想到,这把小号后来吹响过二十七次战斗冲锋号。 1939年冀鲁边区开展"锄奸行动",肖华盯着李安甫灵光乍现: "鬼子专抓壮丁,对小孩没戒心。你扮学生接近目标!" 特制的小号手枪藏在破棉袄里,李安甫开始"上学路"。 首次任务刺杀茨谷五雄,他混进欢迎人群,鞠躬时双枪抵腹连发。 撤离时钻狗洞、翻草垛,像只灵活的狸猫。 三个月后,教官川谷在操场训话。 李安甫挎着破书包走近,突然摔倒"哇哇大哭"。 川谷皱眉上前,被"孩子"袖中射出的子弹掀翻天灵盖。 最险是刺杀汉奸吴二胖,目标坐黄包车路过,李安甫假装追纸鸢撞上车厢。 保镖揪他衣领时,子弹从裤袋射穿车底板,正中汉奸胯下。 四年间,倒在他枪下的日伪军官有七人。 秘诀是"三像":穿着像乞儿,眼神像呆童,动作像雏鸟。 有次被堵在死胡同,他蹲地玩尿泥哼儿歌,追兵骂着"小傻子"跑过。 也有失手时,1943年反扫荡,炸弹气浪把他掀进水沟。 醒来左耳嗡鸣,右眼蒙着血布,军医摇头:"弹片削了半只耳朵,右眼保不住了。" 1945年抗战胜利,李安甫脱下军装时,背包里装着七枚弹壳。 每颗代表一个被诛杀的敌酋。 有战友打趣:"你这小身板,够本赚翻啦!" 他摸着残缺的右耳笑:"比起长眠地下的兄弟,我多活几十年都是赚的。" 新中国成立后,李安甫在无锡公安局工作。 有年押解犯人乘火车,乘警见他一米二个头配手枪,厉声喝问:"哪偷的枪?" 他掏出伤残军人证,车厢瞬间安静。 离休后老人常去学校讲故事,总爱说:"当年钻狗洞的'小矮子',如今住上大房子。这好日子是用命换来的,得惜福啊!" 2019年6月,94岁的李安甫来到天安门广场。 警卫见他踮脚抚摸国旗杆基座,正要劝阻,老人颤巍巍掏出褪色的"八路军115师"臂章。 晨光中,他独眼映着朝霞,残缺的右手敬了个标准军礼。 少年时射向敌人的子弹,此刻化作指间温度,融进汉白玉的纹路里。 有游客拍下这幕发到网上,配文:"他站在这里,就是一部活着的历史。" 主要信源:(光明网——真没有想到!78年前,日本侵略者竟然是在这个时刻签字投降的……)

0 阅读:0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