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真正掌握“市场生杀大权”的,不再是美国,而是中国!高志凯教授指出:美国今后是否取消制裁已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中国愿不愿意让你进来,这才是真正的王牌! 2025年开年,一纸《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版落地,让在中国深耕多年的美敦力彻底紧张了,按新规,他们那套在爱尔兰工厂生产的监护仪,必须接入中国医疗数据平台,还得在境内完成数据存储和处理。 说白了,不让你数据“出国”,美敦力火速调派12名工程师,加班三个月重新做数据模块,临时增加加密协议和中国标准接口,才终于在二季度招标前踩着点拿到入场资格,他们内部人都说:“现在我们不是先看美国出口政策了,而是中国给不给咱绿灯。” 不光是医疗器械,纺织行业也被“标准”打了个措手不及,中国对纺织品染料提出了更严格的环保门槛,致癌芳香胺限量直接砍半,优衣库反应够快,马上换掉原来使用的韩国产染料,改用国产低毒版,贵了点,但一举通过检测,可美国某快时尚品牌犹豫了,结果3批牛仔裤被海关拦下,门店销量直接跌了三成,再恢复进口,市场早被本土品牌瓜分干净。 再看家电和航空。中国把空调能效门槛提到了2级,LG一听,天津工厂立刻升级机型,做出了APF值更高的新款,在618卖了12万台,另一个韩企犹豫了一步,老款压了5万台库存,只能贱卖,直接亏掉1500万。 航空这块,中国民航局要求新飞机必须接入北斗导航,波音很配合,立马更新737 MAX配置,赶上了二季度交付,空客动作慢了一拍,错失3架订单,白白看着客户飞走。 这不是个别案例,而是系统性变化,中国市场早就不是简单的销售渠道,而是规则制定者,商务部数据也说明问题:上半年有237家外企被暂停市场准入,80%是美企,但也有189家靠调整拿到新机会,而且很多干脆把生产基地搬到中国。 一句话,现在的市场,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得看你是不是愿意玩这套游戏,这事你怎么看?企业真的还在乎美国对中国有没有制裁吗? 过去几十年,西方企业习惯了由自己制定规则,把标准和技术壁垒当成收割全球的工具,但现在,风向彻底变了,中国市场大,增速快,更关键的是它开始主动出牌,用标准塑造生态。 这不是简单“抬门槛”,而是在用规则吸引真正愿意参与、愿意适应的企业,把产业链和技术主导权往中国拉,美企如果还用过去那套“只要产品好,全球就得接收”那种心态来对待中国市场,注定会一次次被“拒之门外”。 别说什么“脱钩”,真实世界里,决定谁能赚钱的,从来不是喊口号的政客,而是市场门口那道规则闸门,这几年,那把门的手,正在悄悄换人,而新“看门人”,已经不再低头看别人脸色,而是自信地举起了自己的那套标准,谁能适应,谁就能留下;谁想耍横,谁就得出局。 牌桌上最厉害的,不是谁喊得大声,而是谁能控制下注的规则,现在,中国在重新划那条底线,如果有一天,美国取消了全部对华制裁,可这些企业还是进不了中国市场,你说,是谁手里真握着王牌?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不用把美国取消制裁当筹码
坚决支持高志凯教授!当说出“中国有能力摧毁美国“时,美媒记者脸上显出不悦,然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