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游击队长妻子在给北平女学生洗脚时发现,其大脚趾和二脚趾的间隙明显。队长知后大喜:“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华北平原寒风刺骨,晋察冀三分区的游击队长甄凤山搓着冻僵的双手,在定县郊外的破庙里来回踱步。
从矿工成长为抗日英雄的他刚接到一项特殊任务,护送五名北平来的学生前往阜平司令部。
接头时他特意打量过这群年轻人,三男两女都穿着讲究的呢子大衣,说话带着浓重的北平口音,最扎眼的是那个叫周雅婷的女学生,白皙的脚踝从皮鞋里露出来,雪白的袜子纤尘不染。
然而,就在队伍在穿越平汉铁路封锁线时,甄凤山的妻子张翠兰突然发现异常,她在给周雅婷处理脚上水泡时,发现对方大脚趾和二脚趾间有宽得异常的缝隙。
夜里宿营时,张翠兰压低声音对丈夫说:"那姑娘脚趾缝能塞进铜钱,分明是常年穿木屐留下的。"甄凤山闻言眼睛一亮,摸出怀里的旱烟袋狠狠吸了两口。
第二天路过日军检查站时,他故意让周雅婷去和伪军交涉,自称从未出过北平城的女学生,竟用带着关西腔的日语与伪军对答如流。
五天后抵达阜平司令部,保卫科长听完汇报立即提审周雅婷,审讯记录显示,22岁的"女学生"真实身份是日本特高课培养的台湾籍间谍,本名小林和子,专门伪装进步青年混入抗日根据地。
她脚趾间的特殊痕迹成为关键证据,长期穿着日式木屐形成的生理特征无法伪装。
这个真实案例被收录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斗争史》中,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徐焰曾专门撰文分析,抗战时期日谍常犯的三个致命错误:不会熟练使用旱烟袋、对高粱米饭表现出厌恶、脚部有特殊职业痕迹。
北平女学生事件后,各根据地加强了对知识青年入伍的审查,特别增加"洗脚检验"环节,专门筛查脚趾间距异常者。
甄凤山因此事被记大功一次,这位1937年就拉起矿工游击队的老兵,后来成长为解放军炮兵团长。
北平女学生间谍案成为他军旅生涯的传奇注脚,2005年央视《抗日英烈》纪录片采访他时,93岁的老人仍记得那个细节:"真正的北平姑娘,脚趾缝哪有那么宽?"
当年被甄凤山护送的另外四名学生,后来都成为根据地建设骨干,其中叫李正华的男生解放后担任了驻外武官。
历史学者在河北档案馆发现的日军档案证实,1941年底确实有台湾籍女间谍在保定地区活动失踪。
百无禁忌
弯弯当汉奸有传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