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国军营长被日军包围,师长大惊,连忙给他发报,让他突围,还说会派人接应

墟史往事 2025-08-04 10:20:47

1939年,国军营长被日军包围,师长大惊,连忙给他发报,让他突围,还说会派人接应他,但营长却说:“日军太多,我突围不了,只能以死报国了!

黄埔八期毕业的史恩华站在战壕里,钢盔下的脸庞沾满尘土,手里攥着刚收到的电报,师长覃异之命令他立即突围,援军已在路上。

他望向山下密密麻麻的日军篝火,抓起电话嘶哑回应:"鬼子围死了,只能以命报国!"

三天前,26岁的他还穿着崭新军装与妻子告别,婚礼的喜字没来得及揭下,归队命令就送到了湖南湘乡的老宅。

新娘把绣着"平安"二字的护身符塞进他的口袋,针脚歪歪扭扭却缝进全部牵挂。

史恩华笑着承诺"打完仗就回来",转身跨上战马奔向195师驻地,没人想到,这句安慰会成为永诀。

笔架山是长沙会战的第一道防线,守住这里能为后方赢得布防时间,9月20日黎明,日军20架飞机贴着树梢俯冲轰炸,30门重炮将草鞋岭阵地犁成焦土。

史恩华吐出嘴里的泥沙,抄起冲锋枪吼着湖北方言:"炸够了吧?该咱们招呼了!"

当日军步兵踩着焦黑的树干往上爬时,三百多支步枪突然开火,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出猩红的花朵。

第二天日军释放毒气,黄绿色烟雾顺着战壕蔓延,史恩华撕下衬衫浸尿捂脸,拖着中毒抽搐的士兵往反斜面撤退。

清点人数时,五百人的加强营只剩三百出头,机枪子弹已不足五箱。

南岸指挥所里,覃异之盯着地图青筋暴起,三年前台儿庄战役,史恩华的哥哥为掩护他而战死,如今弟弟又陷绝境,他抄起电话怒吼:"给老子接52军军部!调一个团上去!"

9月22日深夜,日军用尸体堆出进攻通道,史恩华腰间别着新婚妻子的照片,在战壕里点燃营部文件。

火光映亮士兵们年轻的脸,有人还在哼着家乡小调,电话铃再次响起,覃异之几乎在哀求:"军部已完成布防,你们立即向东突围!"

史恩华看着山脚下蠕动的日军黑影,突然笑了:"师座,3营从没退过,就当我们全埋在笔架山吧。"

最后的冲锋发生在黎明,子弹打光后,机枪手王铁柱继续射击,新兵任连子拉响手榴弹扑向敌群。

史恩华左臂中弹仍挥刀劈砍,直到炮弹破片划开他的腹部,通讯员要背他撤退,平日寡言的他突然暴怒:"滚蛋!老子还能杀鬼子!"他勒紧皮带冲向日军,身后跟着最后三十多个血人。

日军指挥官奈良晃登上阵地时,看见中国士兵的遗体保持着搏斗姿势,有人牙齿还嵌在敌人喉咙里。

他在史恩华遗体前摘下军帽,从染血的衣袋里摸出半张纸条,上面是写给新婚妻子的诀别信:"我亏欠你一生,但无愧华夏。"

三天后,当地百姓摸黑收殓烈士遗体,他们发现五百多人竟拼掉了日军近千人,山涧被血染成赭红色。

覃异之带人抢回史恩华的尸体,亲手合上那双不肯瞑目的眼睛,多年后长沙会战老兵回忆:"笔架山枪响时,城里百姓都跪着朝北磕头,没有那三天死守,后果不堪设想。"

2012年国家追认史恩华为革命烈士,他妻子等到抗战胜利才确认死讯,如今笔架山脚的纪念碑上,"中华魂史营长之墓"七个字被岁月磨得发亮。

每逢清明总有白发老人来烧纸,他们记得,1939年秋天有群年轻人,用血肉之躯把鬼子挡在了新墙河北岸。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