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始反击了!8月2日,印度外交部国务部长辛格在国会当众拆台:F-35从头到尾都只是“意向”,从没进入正式谈判。 今年 2 月莫迪访美时,美印联合声明白纸黑字写着 “美方将重新考虑向印度供应五代机及潜艇系统”,当时不少媒体都解读为印度已半只脚踏入 F-35 俱乐部。 如今新德里直接翻脸不认账,等于把特朗普当初宣称的 “历史性军售胜利” 彻底归零。 这场外交博弈的背后,是印度精心算计的战略棋局。2 月美印峰会期间,特朗普急于展示外交成果,特意将 F-35 列为 “优先合作项目”,甚至放言要让印度成为 “亚洲首个获得 F-35 的非盟友国家”。 但印度从一开始就留了后手。根据彭博社披露,印度早在今年 2 月就私下告知美国,对采购 F-35 “不急于”,更倾向于共同设计制造的合作模式。这种态度在辛格的国会发言中得到印证:“联合声明提到的是‘评估政策’,而非具体交易。” 一方面,印度空军确实需要五代机填补战力空白 。面对巴基斯坦即将引进的歼 - 35 和中国歼 - 20 机队的扩张,印度现有 36 架 “阵风” 战斗机显然力不从心。 但另一方面,印度不愿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辛格的表态实质是在向美国施压:要卖 F-35 可以,但必须附带技术转让和本土生产线,否则免谈。 更微妙的是,印度正用 F-35 议题试探美国的底线。近期美印因关税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美国对印度钢铝制品加征 25% 关税,印度则以对美农产品、汽车零部件征收报复性关税回应。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突然否认 F-35 谈判,等于在贸易谈判桌上又添了一枚筹码。正如防务分析人士指出的,印度此举是在向美国传递信号:“你要我买 F-35,就得在关税问题上让步。” 印度的底气,来自其多元化的军事采购策略。就在否认 F-35 的同时,印度正加速推进国产五代机 AMCA 项目。 该项目预计投资 17.58 亿美元,计划 2035 年量产双发隐形战斗机,首架原型机将于 2028-2029 年试飞。尽管 AMCA 因技术瓶颈和进度拖延饱受质疑,但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仍称其为 “航空航天自给自足的里程碑”。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推销苏 - 57E,承诺在印度本土组装生产并转让全套技术。这种 “脚踏多条船” 的策略,让印度在与美国谈判时更有议价空间。 印度的战略自主意识,在此次事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历史看,印度从未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 即便在美印关系最紧密的 2025 年,印度仍从俄罗斯进口 40% 的国防装备,并拒绝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动。 这种 “不结盟” 传统,在印度外长苏杰生的表态中尤为鲜明:“印度的合作伙伴基于利益选择,而非情感或偏见。” 对美国而言,印度的翻脸堪称一记耳光。特朗普政府原本指望 F-35 订单缓解 411.8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如今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美国副总统万斯 4 月访印时还信誓旦旦称 F-35 能 “增强印度空军防御能力”,如今却被印度官方直接打脸。这种反差暴露了美印关系的脆弱性,尽管美国试图将印度纳入 “印太战略”,但印度始终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 未来的博弈焦点,在于美国能否在技术转让上让步。印度明确要求 F-35 生产线落户本土,并参与联合研发,这与美国对核心技术的严控形成冲突。 若美国坚持只卖成品机,印度很可能转向俄罗斯的苏 - 57E 或加速推进 AMCA 项目。正如俄罗斯战略专家鲁斯兰・普霍夫所言:“苏 - 57 是印度目前唯一可量产的五代机,且俄方不会限制技术使用。” 这场 F-35 风波,本质上是印度在大国博弈中捍卫主权的缩影。它提醒世界,印度不会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期战略自主。 对美国来说,若想挽回局面,或许该重新审视对印策略。毕竟在这个多极化时代,“交易式外交” 已难以奏效。印度的选择,或许会为其他国家在大国竞争中如何保持独立提供新的范本。
印度开始反击了!8月2日,印度外交部国务部长辛格在国会当众拆台:F-35从头到尾
非常盘点中
2025-08-04 01:35: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