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正坤(1897—1939)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湘鄂赣苏区核心领导人之一,也是

史迹奇闻号 2025-08-03 05:49:59

涂正坤(1897—1939)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湘鄂赣苏区核心领导人之一,也是“平江惨案”中牺牲的抗日英烈。他的一生贯穿了土地革命与抗日战争的关键阶段,[祈祷][祈祷][祈祷] 原名涂正生,1897年11月生于湖南平江嘉义镇一个贫苦裁缝家庭,幼年仅读4年书便随父学艺谋生。1924年冬,他参加中共平江支部罗纳川创办的平民夜校,接受革命启蒙,认识到“阶级压迫”是贫富悬殊的根源。1925年5月,经罗纳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组织纸工罢工获胜,初显领导才能。 1926年任嘉义区农民协会副会长,北伐期间曾潜入平江城侦察敌情支援北伐军。1927年“马日事变”后遭通缉,化名喻义华,以缝纫为掩护在平江北乡组建赤卫队,并创作民谣“梭镖亮亮光,擒贼先擒王。打倒蒋介石,活捉许克祥”鼓舞群众。 1928年7月,任中共平江四区区委书记兼游击队党代表的涂正坤,率部策应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参与组建红五军,后任平江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县委组织部长。 1930年5月,指挥10万余赤卫队员配合彭德怀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展现大规模动员能力。 1931年当选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常委兼财政部长,提出“统一收支,开发财源,节约开支,充裕国库”方针,扭转苏区财政混乱局面。1932年曾代理省政治保卫分局局长,期间执行了肃反扩大化错误政策。1933—1934年任省委组织部长、省军区修铜宜奉边作战分区政委,巩固苏区武装力量。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涂正坤与傅秋涛领导湘鄂赣边游击队坚持斗争。在敌人严密封锁下,他带头挖野菜、啃树皮,为伤员送粮送药,保存近500名党员干部和390余名红军战士,被傅秋涛赞为“团结干部、力撑危局的关键人物”。 1937年2月任湘鄂赣省委书记,抗战爆发后坚决执行联蒋抗日政策。7月代表苏区与国民党武汉行营谈判,驳斥“一党专政”谬论,促成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傅秋涛率部东进抗日),任新四军上校参议。 1937年底任湘鄂赣特委书记兼新四军平江留守处(后改通讯处)主任,主持工作:恢复党组织,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动员青年抗日。 1938年赴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回湘传达毛泽东主席“独立自主”抗日方针。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以“商讨抗日急务”为名诱骗涂正坤离开通讯处,途中遭伏击身中数弹牺牲,时年42岁。同日军统特务血洗通讯处,杀害罗梓铭等5人,制造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 惨案发生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溶共、防共、限共”方针后,系第一次反共高潮的缩影。 193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主席发表《必须制裁反动派》演讲,称涂正坤为“最坚决的抗日分子”,中共中央挽联誉其:“于身危时犹明大义,天地能知忠烈心”。 妻子朱引梅携幼子涂明涛在群众掩护下脱险,后代以“发扬革命传统”为训。 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平江建有纪念馆及烈士陵园。 从裁缝学徒到省委书记,涂正坤以“团结到底、抗日到底”的信念,在苏区建设、游击战争和抗日统战中铸就了坚韧忠魂。其牺牲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破坏统一战线的暴行,更彰显了共产党人为民族存续宁死不屈的气节 。 #分享城市新鲜事#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0 阅读:16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