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畴(1898年-1928年4月10日)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西北地区党组织奠基人之一,被誉为"西北共产主义运动的火种"。他以短暂的生命点燃了陕甘地区的革命烈焰,最终在皖北暴动中英勇牺牲。[祈祷][祈祷][祈祷] 生于陕西兴平,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受李大钊影响接触马克思主义。 1921年参与创建陕西旅京学生进步团体《共进社》,创办《共进》半月刊,向西北输送《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 1923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陕西最早的党员。 1924年回陕任教于榆林中学、西安一中,秘密发展党员。 1925年主持成立中共西安特别支部(陕西首个党组织),任书记,领导全省学运、工运。 1926年组建中共陕甘区委,推动关中40余县建立党团组织。 同年以政治部主任身份协助杨虎城坚守西安八个月(对抗北洋军阀刘镇华"围城"),期间:在西北军创办《革命军人》周刊,培养百余名党员骨干。促成杨虎城部与冯玉祥国民军会师,策应北伐。 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率陕西党员骨干转移至安徽太和,任中共皖北特委书记,继续掌控杨虎城第十军政治工作。 1928年4月,面对国民党疯狂镇压,魏野畴在阜阳发动武装暴动(史称"四九起义"):率农民赤卫队、革命士兵约2000人攻占阜阳城,成立皖北苏维埃政府。 发布土地革命纲领:"耕者有其田,打倒土豪劣绅!" 起义遭国民党重兵围剿,撤退途中于老集被土匪诱捕。1928年4月10日在河南沈丘英勇就义,年仅30岁。临终高呼:"共产党万岁!工农革命必胜!" 撰写《中国近世史》(1924年),首次用唯物史观分析陕西近代社会矛盾,指导农民运动。 就义前夜在牢墙刻下:"诸君分途奋斗,我今陷敌手,必死无疑。愿后死者以真理为北斗,再造光明!" 1934年长征途经陕甘时毛泽东主席叹道:"魏野畴是老同志,有学问,他还有著作,我读过,写得有水平。" 兴平市建有魏野畴纪念馆,雕像基座铭刻:"西北共产主义的启明星"。 阜阳起义旧址立"四九起义纪念碑",碑文:"皖北惊雷第一声"。 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魏野畴以书生之躯行雷霆之事,其"教育播种+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深刻影响了西北革命形态。他牺牲十年后,曾受其熏陶的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他播下的火种,终成燎原之势燃遍陕甘——这或许是对英灵最庄严的告慰。 #分享城市新鲜事#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魏野畴(1898年-1928年4月10日)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西北地区党组织奠
史迹奇闻号
2025-08-04 12:33: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