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确定国际空间站即将坠毁,美国换赛道,中国空间站已经落后了? 俄罗斯航天集团总

古今知夏 2025-07-31 20:13:08

俄确定国际空间站即将坠毁,美国换赛道,中国空间站已经落后了? 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巴卡诺夫7月29日宣布,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方案已敲定:2028年启动脱轨准备,预计2030年受控坠入南太平洋。尽管美欧多次交涉,强烈希望空间站运行至2030年,但俄方只承诺将本国舱段延寿至2028年。 这台超期服役十年的 "太空养老院" 早该退休了。2023 年俄罗斯舱段三次漏冷却液,2024 年美国太阳能板裂得像蜘蛛网,每天 1.7 公斤的空气泄漏量,让驻站宇航员调侃 "跟住在漏风的帐篷里没区别"。但真正判它死刑的,是俄乌冲突扯断的合作纽带。莫斯科 2022 年就停了 RD-180 发动机供应,逼得美国 "火神" 火箭差点难产,现在又卡着 2028 年的死线,明摆着不想再陪美欧演戏。 美国那边反应快得很。NASA 嘴上喊着 "遗憾",手里的资源早往商业航天倾斜。SpaceX 的星舰刚完成第 12 次试飞,回收成功率飙到 80%,NASA 立马甩过去 18 亿美元订单,要它扛载人登月的活儿。波音的 "星际客机" 磕磕绊绊四次延期后,总算把宇航员送上天,这玩意儿能装 7 个人直奔商业空间站,纳尔逊局长公开说这是 "维持太空霸权的新枪杆子"。 可这新赛道看着热闹,底下全是坑。星舰每次发射烧 2 亿美元,是长征五号 B 的四倍;波音飞船刚曝出气压控制系统隐患,下次载人飞行又得推迟。更讽刺的是,美国国会把 NASA45% 的预算砸给商业公司,正经深空探测项目却饿得嗷嗷叫 —2025 年火星样本返回任务直接因钱不够黄了,转头还厚着脸皮要中国分享嫦娥六号的月背土壤,被《华盛顿邮报》骂 "既要当强盗又要当乞丐"。 这时候跳出来说中国空间站落后?怕不是没见过真东西。天宫的问天舱把氧气再生率干到 90%,国际空间站拼了老命才到 70%;梦天舱里的超冷原子实验装置,全世界独一份,已经测出 3 项新物理现象。从 2011 年 "沃尔夫条款" 把中国拒之门外,到 2022 年建成自己的空间站,这十年中国航天走的是全自主路线,每颗螺丝钉都攥在自己手里。 开放合作这块更没得黑。17 个国家 23 个实体挤破头要上中国空间站,瑞士的伽马暴探测器正挂在舱外干活,意大利的高能辐射仪传回来的数据让欧洲科学家连夜写论文。去年有 12 个美国团队申请合作,全被自家 "对华航天禁令" 拦在门外,NASA 前局长博尔登气得骂国会 "自断臂膀"。 太空里的站队比地面还清楚。俄罗斯新造的 "罗斯" 空间站特意留了对接中国的接口,2024 年中俄外空磋商直接把月球基地合作划进时间表。 等国际空间站 2030 年一头扎进南太平洋,太空就该是 "双雄并立" 的格局了。中国空间站随时能扩到 90 吨,巡天光学舱五年能做完哈勃 300 年的观测量,这种代差让《自然》杂志都感慨 "游戏规则要变了"。美国想靠商业公司弯道超车,可 SpaceX 的星舰还没通过载人安全认证,波音飞船的故障清单能绕地球半圈。 说到底,太空竞赛比的不只是火箭推力。美国在商业泡沫里忽左忽右,俄罗斯在制裁里艰难转身,中国却踩着自己的节奏往前挪 — 技术上步步为营,合作上敞开大门。 那些说中国空间站落后的,怕是没看到天宫传回来的实验数据,没算过巡天望远镜的观测效率,更没看懂这背后大国博弈的新逻辑。等国际空间站的残骸沉入海底,谁在太空真正站得住脚,答案只会越来越清晰。

0 阅读:51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