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的不行来硬的,开始明抢了!非洲国家尼日尔赶走三名中石油高管,吊销中资酒店执照,查封合资炼油厂账户,忘恩负义、鼠目寸光之举必定自食苦果。 2003 年,中石油刚进入尼日尔时,这个国家的石油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全国找不出一座能稳定产油的标准化油田,老百姓想给摩托车加油,常常得托人从邻国走私,油价高得离谱。当时尼日尔政府拿着勘探数据找了不少欧美企业,人家看完摇摇头就走了,谁都不愿冒这个险。 而中石油却留了下来,一投就是 50 多亿美元。阿加德姆沙漠里钻出第一口高产油井那天,尼日尔总统特意去了现场,把那罐原油当宝贝似的送进国家博物馆,说这是 “国家翻身的希望”。后来建的毕尔玛油田输油管,2000 公里直通贝宁港口,光修管道那几年就给当地 1.2 万人找到了活儿干,沿线村子的人不用再背井离乡讨生活,失业率一下子降了四成。 津德尔炼油厂投产后更厉害,让尼日尔从年年买别人石油,变成能往外卖原油,2024 年第一批油运到中国时,国家外汇储备比 2003 年翻了 7 倍,手里有了钱,修路、建学校才有了底气。 中资带来的好处不止在油田。阳光国际酒店不光是中方人员住,还帮着周边修了 5 条公路,12 个村子从此不用再走泥巴路。酒店捐的教学设备送到学校后,当地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高了不少,入学率涨了近三成。这十年里,酒店还培养了 300 多个会管酒店的当地人,现在好些都在非洲其他国家的大酒店当经理,挣得比以前多得多。 可到了 2025 年初,风向突然变了。尼日尔军政府先是给三名中石油高管扣上 “违规经营” 的帽子,直接撵出了国。紧接着,阳光国际酒店的执照说吊销就吊销,理由是 “没交临时附加税”—可这税是两天前才临时定的规矩。最让人看不懂的是,合资炼油厂里 4000 万美元的流动资金,说冻就冻了,结果厂里的原油炼不了,国内加油站立马就缺油了。 要说尼日尔军政府为啥这么干,看看近几年的西非局势就明白了。马里把外资金矿收归国有,布基纳法索赶走了加拿大的矿业公司,好像谁对外国企业下手狠,谁就能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尼日尔军政府上台后支持率一直上不去,大概想靠折腾中资企业转移注意力。可他们忘了,中国企业和那些老牌殖民者不一样。 法国在尼日尔采了几十年铀矿,赚的钱够修 100 条输油管了,却从没给当地建过一座炼油厂,连铀矿运输的专线都不让尼日尔的车走。中石油呢?不光把 3 项油田开采的技术教给了当地人,还建了职业培训中心,2000 多个非洲工人从这里毕业,现在在非洲各个油田都能独当一面。这种带着技术和就业的合作,恰恰是尼日尔最需要的。 军政府大概觉得,把中国企业赶走,有的是国家想接盘。可现实打了他们的脸。法国道达尔公司派来的技术团队到炼油厂一看,核心设备全是中国标准,控制系统连法语界面都没有,工程师捣鼓了三天,连个阀门都关不利索。美国埃克森美孚更直接,把合作报价砍了一半。 国际上的反应也挺耐人寻味。非盟主席在会议上直截了当地说。“今天能这么对中国企业,明天就能这么对所有投资者,非洲的名声经不起这么折腾。” 赞比亚总统更是有发言权,他们前几年没收了中资铜矿,结果冶炼厂停了,GDP 掉了 3 个百分点,最后还得乖乖请人家回来,条件比以前还优惠。 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了。炼油厂一停,加油站的油价三天就涨了 5 倍。以前加一桶油够跑半个月,现在得攒一个月工资才够。出租车司机们集体罢工,货运车因为油太贵,都不敢跑长途了,南边种蔬菜的农民眼睁睁看着菜烂在地里。津德尔市的石油工人举着 “我们要工作” 的牌子在政府门口抗议,这些人里,不少是中石油培训的第一批技术骨干。 现在尼日尔军政府有点骑虎难下了。想让中石油回来吧,拉不下脸;想找别人接手吧,没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炼油厂的储油罐眼看着要见底,输油管道因为没人维护,已经开始漏油了。这些设备都是中国技术,离了中方团队,真未必撑得住。 尼日尔这波操作,看似占了眼前的小便宜,实则砸了自己的饭碗。等油田真停了产,外汇耗光了,再想回头找合作,怕是没那么容易了。毕竟,信誉这东西,破坏起来容易,想重建可就难了。
软的不行来硬的,开始明抢了!非洲国家尼日尔赶走三名中石油高管,吊销中资酒店执照,
古今知夏
2025-08-01 07:13:42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