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勒死我!”1944年,一地下党入狱后被汉奸认出,只好求狱友将他勒死。没想到,将死之时,他却踢倒了尿罐,把特务给惊动了。 这位求死不得的地下党员叫任远,1919年生于陕西绥德一户殷实农家。省立绥德师范毕业的他本可走学术道路,却在民族危亡之际投奔延安抗大,师从李克农学习保卫工作。 1942年他受命组建冀东东北情报联络站,针对伪满洲国开展情报斗争。短短半年间,他利用冀东毗邻东北的地理优势,动员往返两地的商贩、争取伪满人员的“两面效忠”,织就了一张深入敌后的情报网络。 那些年,日伪军的“治安强化运动”部署、兵力调动等关键情报,正是通过任远的情报站源源不断送往根据地。 危机降临在1944年10月17日。冀热边特委在杨家铺开会时突遭三千日军合围。任远随部队血战突围,双臂中弹昏迷被俘。 苏醒时他发现自己被绑在担架上颠簸行进,最要命的是——贴身内袋里还藏着记满联络站机密的小本子。日军暂时把他当作普通伤员,但到达驻地搜身在所难免。 途经村庄歇息时,任远急中生智,说服抬担架的老乡帮他取出本子。老乡将写满情报的纸页一页页撕下塞进他嘴里,任远强忍伤痛咀嚼吞咽,硬是把整个情报本“吃”进了肚子。这种近乎原始的方式,却成了保护组织最有效的屏障。 被押进唐山日军司令部时,任远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叛徒张铁安正谄媚地向日军军官汇报着什么。此人曾是地下联络员,叛变后害死过多位同志。 身份暴露已成定局,酷刑与诱降会接踵而至。任远不怕死,只怕自己在药物或极度痛苦下意识模糊泄密。 当夜在牢房遇见潜伏的交通员李永时,他立即下达了那道残酷的命令:“同志,我命令你勒死我!” 这声指令承载着地下工作者最极端的职业觉悟:当自身成为情报泄露风险时,死亡便是最后的防线。 戏剧性转折发生在濒死时刻。尿罐被踢翻的声响不仅打断了自杀行动,更意外地让任远在窒息边缘获得顿悟——求死或许并非唯一出路。当酷刑接踵而至:鞭打、烙铁、水刑……他不再硬扛,转而设计了一套更高风险的生存策略:假意叛变。 他先“供出”已投靠日军的伪军头目张爱仁,此人数次设伏杀害八路军,连李运昌司令员都差点遭其毒手。日军查证张爱仁确与八路军有过接触,当即处决。 借刀杀人首战告捷,任远又编织虚实交织的情报网,将叛徒张铁安也纳入“通共名单”。日军顺藤摸瓜,最终清除了这两个心腹大患。 刀尖上的舞蹈需要精准拿捏,任远以专业情报人员的素养,用鬼子之手为组织除去大害。 五个月后的1945年2月,当党组织通过内线将他营救出狱时,任远瘦得脱了形,身上遍布刑讯伤痕。他活了下来,冀东情报网络也因他的智谋得以保全。 建国后,这位经历生死考验的情报专家调任铁道部保卫局,肩负起保卫首长专列安全的重任。从隐蔽战线到阳光下的警卫工作,始终不变的是他对保卫事业的忠诚。 回望那个踢翻的尿罐,看似偶然的声响实则改写了历史走向。它阻止了任远的牺牲,却意外开启了一场更为精妙的战斗——在放弃生命的决绝与背负责任的生存之间,他以超凡定力选择了后者。 这种“向死而生”的智慧,恰是隐蔽战线工作者最珍贵的特质:当死亡成为容易的选项时,为使命而活才是真正的勇气。
“快勒死我!”1944年,一地下党入狱后被汉奸认出,只好求狱友将他勒死。没想到,
沈言论世界
2025-07-26 11:12: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