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打中了要害?法新社曝出猛料:2025年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暴跌68%,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的75%骤降至56%。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其实背后还是美国使得坏,他们给中国造的船进美国港口加了笔“坑位费”,一艘20万吨的集装箱船跑一趟,差不多要多掏1000万美元,这钱谁也不会白出。 希腊船东们最先扛不住,因为他们手里中国造的船多,租船的人直接把这笔费用算进租金里,订新船的时候自然得掂量掂量。 日本商船三井跟着美国起哄,暂停订中国船,连LNG运输船的订单都搁下了,这么一搅和,韩国造船业倒是捡了个便宜,份额从14%冲到30%。 看着像是赢了,可细想一下,他们接的订单里多少是靠低价抢来的,这种靠外部因素撑起的增长,能不能稳住还难说。 要说这招的确给中国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美国自己的造船业却没起来,因为他们缺的不是钱,是工业基础。 几十年产业空心化下来,熟练工人断了档,配套的零部件供应链也散了,就算想把订单留在本土,厂子开起来都难。 说白了,美国这招更像是在“损人”,至于“利己”,暂时还没看到实效。 不过中国这边新接订单少了,可不代表中国造船业就垮了,现在中国船厂手里的订单还排到2028年,而且造价还在涨。 这说明什么?不是中国造的船不行了,是短期需求被人为扭曲了,船东们订船看的是长期收益,中国船厂的技术、效率摆在那儿。 LNG船、大型集装箱船这些高附加值品类,我们的建造水平早就跟韩国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更有优势。 现在只是因为美国加了笔额外费用,让部分订单暂时分流,等这阵风波过去,该回来的还得回来。 再说,造船业有它的周期,不是今天订船明天就能交货的。中国船厂手里的订单够干好几年,这段时间正好可以腾出手来搞技术升级。 比如把LNG船的围护系统做得更轻更安全,把集装箱船的油耗再降一降,这些才是真正能站稳脚跟的硬功夫。 美国现在靠行政手段卡脖子,反而可能倒逼中国造船业,甩掉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往东南亚、中东这些新兴市场多使劲,长远看未必是坏事。 韩国这会儿看似风光,但他们的造船企业负债率不低,为了抢订单大概率压了价格,利润空间被压缩,一旦后续原材料涨价或者汇率波动,很容易出问题。 而且他们的优势领域跟中国高度重合,等中国船厂消化完手里的订单,回过神来竞争,韩国未必还能保持现在的势头。 说到底,美国这招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套路,用短期的行政干预打乱市场节奏。但造船业这种重资产、高技术的行业,最终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中国船厂现在订单排到2028年,价格还在涨,本身就说明市场对中国造船的认可没动摇。 特朗普想靠这点手段打垮中国造船业,恐怕是打错了算盘,最后可能只是帮韩国做了回嫁衣,自己却捞不到多少好处。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操作,或许能逞一时之快,但改变不了全球产业链的基本盘。
特朗普终于打中了要害?法新社曝出猛料:2025年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暴跌68%,全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5 17:57:23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