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容易被电诈盯上是有原因的,一位越南人说: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几乎没黑社会

萧兹探秘说 2025-07-23 12:12:12

中国人容易被电诈盯上是有原因的,一位越南人说: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几乎没黑社会没暴力,大家在国内有防备心但不强,防备意识也不够,一看就没受过外国风俗的“毒打”!说白了,就是国家把咱们护得太好了。   你想想,在国内走夜路,哪怕是凌晨两三点,姑娘们也敢一个人拎着包回家。小区里丢个快递盒,随手扔垃圾桶也不担心有人扒出来抄地址电话。买东西扫码付款,眼睛都不眨一下,压根没想过背后可能藏着钓鱼链接。   这些在咱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事儿,放到有些地方,可能得提着十二分精神。   有位在国外带过的网友分享说,他在有些国家出门买瓶水都得攥紧钱包,生怕被抢。收个邮件得先对着光看半天,就怕里头藏着猫腻。时间长了,人就像上了弦的弓,对啥都带着股子警惕劲儿。   可咱这边不一样啊,从小到大在安全的环境里待惯了,总觉得“坏人”离自己特别远,而电诈分子就是瞅准了这一点。   他们编的那些幌子,其实套路不算多新鲜——要么装成客服说你订单有问题,要么冒充公检法说你涉嫌违法,再不然就是发个“中奖链接”让你点。   这些招儿,搁那些常年紧绷着神经的人那儿,可能一眼就看穿了。但咱这边呢,好多人第一反应不是“这是骗术”,而是“哦?还有这种事?”   不是说咱笨,是真没经历过那么多糟心事儿。平时在国内,遇到的大多是笑脸相迎的店员,热情帮忙的邻居,连吵架都少见真动手的。时间久了,就容易默认“大家都是好人”。   电诈分子恰恰就利用了这份单纯。他们知道,咱愿意相信“官方机构”“客服人员”,愿意相信“天上可能掉馅饼”,因为在现实里,这些角色的确很少会坑人。   就像那位越南朋友说的,不是中国人傻,是被保护得太好,忘了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不按常理出牌的坏心眼。那些电诈话术,大多是模仿咱日常生活里的场景——银行来电、快递通知、平台退款,全是咱们天天接触的事儿。正因为太熟悉,才更容易放下戒心。   说到底,这事儿挺矛盾的。享受着国家给的安全环境,这份安稳让咱活得踏实,可也让咱们少了点“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历练,即便是宣传到位了,没真正遭受过诈骗警惕心还是很难建立的。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用太沮丧。知道了问题在哪儿,往后多留个心眼也就可以了。   接到陌生电话先挂了回拨官方号,看到不明链接别手贱直接点,遇到“好事”先琢磨琢磨“凭啥轮到我”,慢慢也就有了抵抗力。

0 阅读:2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