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胆绞痛、胆囊炎,就是胆太寒了!一张温胆方,通阳化湿、利胆排石 如今社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7-23 09:56:49

胆囊结石、胆绞痛、胆囊炎,就是胆太寒了!一张温胆方,通阳化湿、利胆排石 如今社会很多人都存在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尤其是生冷寒凉、高脂厚味食物过度食用,致使胆腑虚寒。进而导致胆汁排泄不畅,痰湿瘀浊内停,便可引发右上腹隐痛、胀痛甚至绞痛,伴口苦、恶心、腹胀,若迁延不愈则易进展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胆腑虚寒的根因在于阳气不足,寒湿瘀阻。治则以通阳利胆、温化湿浊为主,跟大家分享一张温胆方 ——柴桂温胆汤! 成分: 柴胡、桂枝、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金钱草、鸡内金、白术、干姜、甘草。   来通过一则案例加以说明:48 岁的刘女士,受凉或吃油腻后即感右上腹绞痛,有时放射到右肩背,伴随口苦口黏、畏寒肢冷、大便黏滞,病程已逾 1 年,B 超显示 “胆囊结石 1.5cm,胆囊壁毛糙”。   查体见其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沉弦紧;中医辨证属胆阳亏虚、寒湿瘀阻型胆囊结石。我正是以柴桂温胆汤加减开方,结果如何?   服用 1 个月后,患者即反馈腹痛缓解大半,口苦减轻,胃口稍恢复;前后历经 3 月有余,不适之症基本消失,复查 B 超显示 “结石缩小至 0.7cm,胆囊壁光滑度改善”,精神状态大为好转。   这个方子是什么道理呢?   桂枝、干姜:温通胆阳、散寒化湿,可显著提升胆腑阳气,增强胆汁排泄动力; 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切断痰湿生成源头,避免结石进一步增大; 半夏、陈皮、枳实:理气化痰、通腑降浊,恢复胆腑 “以通为用” 的功能,缓解腹胀腹痛; 金钱草、鸡内金:利胆溶石、化积排浊,针对性化解胆囊内瘀浊结石; 柴胡:疏肝解郁、引药入胆经,协同恢复肝胆疏泄功能; 竹茹:清热化痰,少量应用可反佐诸药温燥之性,防止温阳太过导致胆汁黏稠; 甘草:调和诸药,缓和金石类药物(如鸡内金)对胃肠的刺激。   诸药合用,发挥通阳利胆、温化湿浊、排石消积之效,对于胆阳不足、寒湿瘀阻、痰湿内蕴所致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病症有良效。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尤其是胆囊结石直径超过 2cm 或合并息肉、胆囊萎缩者,需结合西医评估。切勿盲目用药,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调理,才能真正拔除病根。

0 阅读:15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