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浩然在为毛主席守灵的时候,在日记中写道:“待到灵床近处,几乎所有的人

思念如潮心难安 2025-07-22 22:01:48

1976年,浩然在为毛主席守灵的时候,在日记中写道:“待到灵床近处,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无声淌泪,或小声抽泣,有的放声哭嚎。有的人悲痛欲绝,被左右挽住搀住,有人不顾一切地扑向灵床,被强有力地拉住,则昏倒在地…… 很多人印象里,毛主席是位诗人、战略家、革命家。但有另一面,可能不常被提起,那就是他对“读书人”、尤其是顶尖科学家的那份特殊看重。 你想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一穷二白,在国际上没啥话语权。怎么办?毛主席的答案很直接:搞我们自己的尖端技术。原子弹、导弹这些东西,在战略上他说是“纸老虎”,但在战术上,他比谁都清楚这玩意儿的重要性。 当时国家有多难?1949年初,北京刚解放,百废待兴,中央财政紧张得不行。可就在这时候,毛主席拍板,给要去欧洲开会的物理学家钱三强批了5万美元。干啥用?买仪器,为将来搞原子能做准备。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更重要的,是“抢人”。从1949年到1955年,一千五百多名科学家从海外归来,其中一千多人是从美国回来的。这里面就有我们后来如雷贯耳的名字:钱学森、邓稼先、赵忠尧…… 1956年开政协会议,晚上宴请。钱学森发现自己的名牌从37桌被挪到了第1桌,就在毛主席右手边。他正纳闷呢,毛主席进来了,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热情地招呼他:“学森同志,坐这里!” 原来是毛主席审名单时,亲手把他的名字勾到了自己身边。宴会上,毛主席举杯对他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五个师呢!我看呀,对我们来说,你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还有个小细节。有一次开会,有人向毛主席介绍数学家华罗庚。毛主席盯着他看了半天,特实在地说:“我知道你啊,我上学的时候数学学得不好,好的时候能得六十分,所以我看到你有点害怕啊。”全场都笑了,紧张的气氛一下就没了。 这就是他的方式,用最朴素、最接地气的话,拉近和这些顶级大脑的距离。他尊称地质学家李四光为“李四老”,请他到中南海看戏。他跟科学家们开会,开场白是:“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请你们来上课。” 1975年,四届人大人选名单送到他病床前,他眼睛已经看不太清了,说:“不看了,但是我想起两个人,一个是钱学森,一个是侯宝林,请你查查人大代表里有没有。如果没有,就把他们补上。” 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心里惦记的,一个是为国家造“大国重器”的科学家,一个是给人民带来欢笑的艺术家。 当然,老百姓对他的感情,更多是源于那些艰苦岁月里结下的“生死缘”。科学家离普通人远,但油灯、扁担离我们很近。 时间再往前倒,到井冈山时期。那会儿有多苦?敌军封锁,山上连盐都吃不上,一块银元能买两百多斤南瓜,却只能换四两盐。 为了节约,部队规定,连以上单位办公、开会,晚上点灯最多用三根灯芯。按规定,毛委员是可以用三根的。可警卫员发现,他总是自己默默地只用一根灯芯。你给他加上,他回过头又给你挑掉。 就在八角楼那豆点大的、昏黄的灯光下,他写出了两篇“神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 是毛泽东,在这盏小油灯下,一字一句地分析,告诉大家:别怕,我们的红色政权,之所以能存在,能发展,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因为中国独特的社会条件、因为我们有群众基础、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强大的红军…… 他把复杂的理论问题,变成了大家都能听懂的道理。这在当时,不亚于一剂强心针。 周恩来在上海的中央看到这些文章,如获至宝,立刻向全国各个根据地推广,说这是当时中国革命“最完整、最成熟的经验”。 所以你看,从井冈山挑粮上山的扁担,到只用一根灯芯的节俭,再到灯下写出的指路雄文。他在人们心中种下的,是一种“跟着他,有饭吃,有希望,不会错”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和大家一起挨饿、一起战斗、一起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毛主席纪念堂里,陈列着一份他逝世前一天的护理记录。那张泛黄的纸上,用红蓝两色笔写着:看文件、看书11次,共计2小时50分钟。 他生命中最后一次看文件,是9月8日下午4点37分,看了整整30分钟。8个多小时后,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 他看的最后一份文件是什么?是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举国同悲。那时的毛主席,已经病入膏肓,连说话都极为困难。当秘书把地震的灾情报告读给他听时,他老泪纵横,失声痛哭。这是他晚年病重期间,情绪失控最严重的一次。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身体机能几乎全部衰竭,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但他心里最后牵挂的,依然是那片震后满目疮痍的土地和受灾的人民。 从井冈山八角楼的灯光,到中南海接见科学家的谈笑风生,再到病榻上对唐山灾情的最后圈阅,这条线,贯穿了他的一生。这条线,也连接了他和亿万普通中国人的情感。 所以,那些无法自控的哭嚎,那些扑向灵床的身影,里面有对一个时代的告别,有对一位带领他们走出苦难的领路人的缅怀,也有一种失去了主心骨般的巨大茫然。

0 阅读:1
思念如潮心难安

思念如潮心难安

思念如潮心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