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刘女士,每月给农村父母寄2500元生活费,供他们养老。一次回家探望,却撞
46岁的刘女士,每月给农村父母寄2500元生活费,供他们养老。一次回家探望,却撞见父母把新家具给了弟弟,还发现她寄的钱大部分转给了弟弟。这让刘女士怒了,当场决定以后一分钱不寄。
车刚拐进村口,我就看见弟弟家新盖的二层小楼门口,摆着个红棕色的衣柜——那是我上个月给我妈买的,特意选了带穿衣镜的款式,她说老年大学表演要穿旗袍,缺个地方试衣服。
我心里咯噔一下,把车停在老屋门口,提着给我爸买的降压药往里走。院子里静悄悄的,我妈正蹲在灶台前烧火,看见我手里的行李,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咋突然回来了?也不提前说声。”
“想您了呗。”我把药放在桌上,眼睛往堂屋瞟,果然,原本该摆着衣柜的地方空荡荡的,墙皮上还留着块比周围浅的印子。“妈,我给您买的衣柜呢?”
她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子舔着锅底:“你弟媳说他们新房缺个衣柜,我想着放这儿也是占地方,就先让他们用着。”
“那是我专门给您买的!”我声音有点发紧,“您不是说要试旗袍吗?”
“啥旗袍不旗袍的,你弟他们刚结婚,手头紧。”我爸从里屋出来,吧嗒着旱烟,“都是一家人,计较这干啥。”
我没接话,转身往弟弟家走。刚到门口,就见弟媳正用那块穿衣镜照来照去,看见我,脸上堆起笑:“姐回来啦?这衣柜真好用,多亏了咱妈想着。”
我没理她,径直回了老屋。晚上帮我妈收拾床铺,手机从她枕头底下滑出来,屏幕亮着,正好是和弟弟的转账记录——上个月2500,上上个月3000,最上面一条是昨天,她转了5000过去,附言写着“给小宝买奶粉”。
我手都抖了,点开银行APP,我每月15号准时打的2500,到她卡上没三天,准会少一大半。上个月她打电话说“村里收医保,每人380”,我多打了1000,原来全填进弟弟家了。
“妈,这钱是我给您和我爸养老的,不是给弟弟填窟窿的。”我把手机递到她面前,她眼神躲躲闪闪,最后索性往门槛上一坐:“你弟不容易,俩孩子要养,他那点工资哪够花?你条件好,帮衬点咋了?”
这时候我爸从外面回来,听见这话,蹲在门槛上抽烟,一句话不说。烟雾缭绕里,我忽然想起我刚工作那年,每月工资800块,给我妈寄500,自己啃了半年馒头;后来嫁人生子,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我妈打电话说“你爸咳嗽得厉害”,我连夜取了两万寄回来,生怕耽误了治病。
可他们呢?弟弟三十好几了,上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说“我姐能挣钱”。去年他要买车,我妈哭着给我打电话,说“不买他在村里抬不起头”,我咬咬牙借了他五万,到现在没提过还字。
“我条件好是我加班加点挣的,不是大风刮来的。”我把手机揣回兜里,声音发颤,“从今天起,这2500我不寄了,你们要是缺钱,让弟弟掏。”
我妈腾地站起来,指着我鼻子:“你个白眼狼!我白养你了?就该看着你弟难死?”我爸把烟锅往鞋底磕了磕,闷声说:“你妈也是为了全家和睦……”
“和睦?”我笑出了声,“合着就我一个人该委屈?”我拎起行李往外走,车开上大路时,后视镜里还能看见我妈站在村口,手捂着胸口。
这几天我总失眠,想起小时候我妈把鸡蛋偷偷塞给我,说“丫头要多吃点”;又想起她刚才那句“白养你了”。我知道他们不容易,可凭啥我的孝顺,就得成填不完的坑?
你们说,遇上这样总想着“帮衬弟弟”的父母,是该硬起心肠守好自己的日子,还是该咬着牙继续扛,就当没看见这偏心?
余生喜欢你
早清醒及时止损才是最好的安排[打脸][打脸][打脸]
唾面自干
是你自己惯的,怨谁啊[得瑟]有求必应谁他妈努力[哭着笑]
用户10xxx03
又一版本的樊胜美的父母!真是恶心
春光灿烂美丽猪
虽然我也不赞成你父母的做法,但是你给他们钱是孝顺父母的,至于怎么用这个钱是他们的自由,随了父母的心不也是一种孝顺吗,至于父母百年以后,那不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吗
日落而归
给父母钱是你应该的,父母怎么花钱是父母自个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