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54年,高阳公主和和尚辩机的丑事暴露,唐太宗大怒,下令:腰斩辩机! 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看热闹的人挤得像罐子里的豆子。辩机穿着囚服,手脚镣铐拖在青石板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响。他路过弘福寺门口时,抬头望了眼檐角的风铃,想起三年前在这里译经,高阳公主悄悄塞给他的那方蜀锦手帕,上面绣着并蒂莲,针脚密得能锁住风。 监斩官是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他看着沙漏里的沙子一点点漏完,突然觉得这和尚长得真俊,眉清目秀的,不像犯了弥天大罪的人。辩机站在刑台上,腰杆挺得笔直,倒让举着铡刀的刽子手手有点抖。人群里有人喊:“这和尚跟公主有私情,该杀!”也有人叹:“可惜了这身才学,《大唐西域记》还没译完呢。” 高阳公主被关在府里,门窗都钉了木板,透不进一点光。她砸了满屋子的玉器,哭喊着要见父皇,嗓子哑得像破锣。贴身侍女捧着件锦袍进来,说是辩机托人送来的——那是公主当年亲手织的,里子还缝着他俩名字的缩写。公主把锦袍紧紧抱在怀里,眼泪浸湿了衣料,晕开的水渍像幅没画完的山水。 铡刀落下来的时候,长安城刮起一阵风,吹得刑台边的幡旗猎猎作响。辩机最后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曲江池的方向,那里有他和公主偷偷划船的芦苇荡,春天的时候,白茅花能飞满半个天空。长孙无忌闭上眼睛,想起年轻时跟唐太宗打天下,那时候砍人也没这么揪心,大概是这和尚的眼神太干净,像终南山里的泉水,能照见人的影子。 消息传到宫里,唐太宗把自己关在书房,对着魏征的牌位喝酒。他想起高阳刚出生时,粉雕玉琢的,抓着他的胡子笑,那时候多好,不像现在,满朝文武都在背后嚼舌根,说皇家的脸面被丢尽了。皇后长孙氏进来劝他,他把酒杯摔在地上:“朕怎么养了这么个女儿!”瓷片溅到皇后的手背上,她却没躲,只是轻轻说:“辩机译经有功,留他全尸吧。” 高阳公主后来被剥夺了封号,搬到终南山的别业里。她每天坐在窗前,看云飘过寺顶的塔尖,手里总捏着那方褪色的手帕。有回寺里的小沙弥送来辩机没译完的经文,她摸着上面的字迹,突然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那笔锋里藏着的温柔,跟他说话时的语气一模一样。 其实这事说起来,也怪唐太宗太宠女儿。当年高阳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心里本就不情愿,见了辩机这样有才情的和尚,难免动了心思。可皇家的规矩比钢铁还硬,哪容得下这样的私情?就像《资治通鉴》里写的,“帝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余人”,血淋淋的字里,藏着多少说不出的无奈。 辩机死后,弘福寺的译经房空了好久。有回玄奘大师路过,看见案几上还放着没写完的译稿,墨迹已经干了,像片凝固的晚霞。他叹了口气,让弟子把稿子收起来,从此再也没提过这个徒弟的名字。长安城的风还在吹,朱雀大街上的青石板被人踩得发亮,只是再没人知道,那个腰斩而死的和尚,心里最后念的,是曲江池边的芦苇,还是公主绣帕上的莲。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唐纪十五》《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大唐西域记序》
公元654年,高阳公主和和尚辩机的丑事暴露,唐太宗大怒,下令:腰斩辩机! 长安城
古往趣话社
2025-07-18 14:08: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