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年,年羹尧知道自己将被问斩,暗中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一位书生,并千叮万嘱:

小博大史 2025-07-17 09:41:52

1726年,年羹尧知道自己将被问斩,暗中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一位书生,并千叮万嘱:孩子出生要姓“生”,书生疑惑,年羹尧一句话就让书生俯首称是,知道了雍正的惊天秘密。

主要信源:(刘体信——《苌楚斋续笔》卷四)

年羹尧十六岁就被康熙皇帝看中,选进宫里当差。

他从小爱看兵书,打起仗来特别有办法,在平定准噶尔叛乱的时候立过大功。

这人打仗不要命,带着兵把敌人几十个城池都打下来了,最后活捉了叛军头子。

康熙皇帝高兴得不得了,封了他当一品大官,还把闺女嫁给他当老婆。

等雍正皇帝上台,年羹尧更受重用。

那年月几个皇子抢皇位抢得厉害,年羹尧手里有兵权,说话管用,最后硬是把雍正扶上了龙椅。

雍正自然把他当成心腹,封他当军机大臣,朝廷里最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他管。

这么着年大将军的排场就越摆越大,家里金子银子堆成山,几十个漂亮老婆住在七进七出的大宅子里。

可惜这人站得越高越不知收敛。

有回喝醉酒在朝廷宴会上胡说八道:“要不是我帮他抢皇位,他哪能坐上龙椅?”

这话传到雍正耳朵里,皇帝气得直拍桌子。

没过两天,年羹尧就从天上掉到地下,大官帽子没了,被赶到杭州当闲人。

他心里明镜似的,皇帝这是要收拾他,指不定哪天就得掉脑袋。

风声越来越紧。

有细作给他递消息,说皇上在翻旧账找罪证,秋后就要砍他脑袋。

年羹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自家四个儿子肯定要受牵连,轻则发配边疆重则杀头,多年搜刮的金银珠宝全得充公,连那些小老婆也得被卖作奴仆。

想到这里他冷汗直冒,别的不要紧,可不能让老年家绝了后。

这时候他突然记起个杭州的穷秀才。

早年这秀才上京赶考饿晕在年府门口,是他给救活了还资助过盘缠。

虽说后来秀才没考上功名回乡种地,倒是个老实人。

年羹尧连夜叫人把秀才请来,没拐弯抹角就说:“我家有个怀孕的小妾托付给你。”

秀才吓得直摆手,年羹尧叹气:“你要不收,她只能跟着我进棺材。”

秀才想起当年救命之恩,咬牙应承下来。

第二天轿子就把小妾抬进秀才家破院,年羹尧还送了两大箱金银,够他们花几辈子。

临走前扯住秀才耳朵叮嘱:“赶紧收拾东西去江都县住着!孩子生下来必须姓‘生’。”

秀才糊涂了:“避祸改姓明白,为啥偏姓生?”

年羹尧拿茶水在桌上写:“你看生字倒过来像不像年字?我这孩儿就是老年家翻身的根苗!”

秀才带着小妾连夜往江都跑。

赶路时秀才半点不敢怠慢孕妇,连洗脸水都亲自端着。

这妇人原以为要被秀才糟蹋,没想到人家恭恭敬敬把她当菩萨供着,半路上还雇个老婆子专门伺候。

等到了江都,秀才租下带花园的院子,比从前在年府当姨娘时住得还清净。

刚安顿好,京城就传来消息:年大将军犯了九十二项大罪,被砍头示众了。

妇人听见消息哭晕过去,等醒来看见秀才已经摆好香案烧纸祭奠。

她这才明白,要不是年大将军留这一手,自己早被官卖到窑子里了。

没过半个月妇人顺利生个大胖小子,秀才乐得直拍大腿,按着约定在衙门登记姓“生”。

满月酒摆十桌,秀才对着房顶敬酒:“年大将军,你家这根独苗保住了!”

秀才把姓生的孩子当亲生儿子养,请先生教四书五经,就是不许他碰官场的事。

孩子也争气,书读得好待人又和气,街坊邻居都夸。

等孩子二十岁行冠礼,头发花白的秀才拉着他说:“我棺材本都快攒够喽,你记着这辈子就在江都老实过日子,别学你亲爹往官场里钻。”

年家这孩子听话,做点茶叶买卖度日。

后来娶妻生子,子子孙孙都在江都老老实实当百姓。

直到光绪年间修县志,才知道江都的生家原是年羹尧的后人。

倒是年大将军亲生的四个儿子,当年都被流放宁古塔,寒冬腊月里冻死三个,最后那个也病死在充军路上。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097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