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重提九年前的南海仲裁案,认为这项裁决对菲律宾和中国均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7-16 18:20:16

7月12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重提九年前的南海仲裁案,认为这项裁决对菲律宾和中国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且声称中国对南中国海的扩张性海洋主张没有国际法依据,侵犯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主权权利及管辖权,破坏了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南海是全球重要贸易通道,美国希望这里按照它制定的规则运行,这样才符合美国全球利益,于是,每当有机会美国都会拿“国际法”“海上规则”说事,把中国推到被动位置。   美方不仅在口头上反对中国在南海的历史主张,还不断加大与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的联合行动,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希望借机从美国获取更多支持,但实际上也很担心变成大国博弈的工具。   中国从头到尾都不承认这个裁决,认为仲裁过程本身就问题重重,坚持南海诸岛自古属于中国,相关权利也有历史和实践证明,对于这些分歧,中国强调应通过双边谈判来处理,反对美国等外部势力插手。   这起仲裁案更像是一道“紧箍咒”,成为美国不断给中国施压的新工具,每当南海冲突浮现,这项裁决就会被拿出来放大,国际舆论场的压力也随之而来,这种操作方式,实质是利用规则和话语权做文章,希望给中国戴上一道“规则枷锁”。   美国加大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定期在相关海域进行“自由航行”,与区域国家开展更多联动,美国还反复重申与菲律宾的共同防御承诺,将南海明确纳入防御范围,进一步对中国形成威慑压力。   美国这种策略在区域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南海沿岸国家也被卷入大国竞争中,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希望美国介入保护自身权益,又对大国之间的对抗充满顾虑,每有冲突地区局势就变得更加紧张,南海稳定自然也受到影响。   南海争端之所以难解,不止是主权和领海范围的归属问题,更深层的是各国对国际法的理解和应用差别很大,美国不断强调2016年的仲裁裁决是“唯一合法依据”,中国则认为主权和海洋权利有更复杂的历史因素。   仲裁案并不能一刀切地解决一切,许多实际操作都涉及到历史、现实与法律的叠加,各国很难仅通过裁决实现和平。   美国重提旧案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用国际舆论和法律压力锁住中国行动,同时也给盟友吃一颗“定心丸”,但南海未来的走向,并不会因为一次仲裁案或美国几次表态就全部明朗。   真正决定南海局势的,还是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直接谈判与沟通,一味施压并不能解决根本,这反而可能加剧矛盾。    信息来源:看看新闻Knews·:南海仲裁闹剧第9年 美英日再逼中国认"山寨仲裁"王毅外长犀利6问"硬刚" 总有域外国家唯恐南海不乱

0 阅读:2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