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对阿塞拜疆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不是怕了阿塞拜疆那点军力,而是俄国如果不能速胜,打成持久战,那格鲁吉亚就要起来报仇了,车臣也要起来报仇,到那时俄罗斯一旦抵挡不住,节节败退,随着这条战线俄溃败,也必然引起乌克兰战线俄军的溃败,一脚踏进去就可能万劫不复。 俄国早就清楚一场新的局部战争绝不会一直局限在战场上,高加索一带本就是历来有“火药桶”之称的多民族、多矛盾的边疆地带。 2008年和格鲁吉亚的冲突,俄军虽然打下了“胜利”的名头,实际却彻底激化了整个地区的民族仇怨,格鲁吉亚这块一直心有不甘,俄军但凡在高加索卷入僵局,格鲁吉亚这方恐怕随时会抓住机会反扑,认为这是历史报仇的窗口。 如果打仗陷入持久战局面,俄军不得不大规模调兵,这下南边格鲁吉亚就有腾挪空间。 车臣和俄罗斯的恩怨几乎贯穿了整个现代俄历史,每一次中央政府出现疲态,地方势力就会躁动,不仅是外部可能的敌对势力难以控制,内部的民族分裂、社会不满这些积蓄已久的问题,很可能同时爆发。 上世纪两次车臣战争已经让莫斯科付出了惨重代价,如果现在内外交困再来一次,俄罗斯很可能根本没法应付多面作战甚至内乱。 不能忽视乌克兰这条正面的压力,自从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消耗的兵力、经济、武器、民意支持都远远超出原本预计,兵员消耗快,补给线压力大,国际上西方国家步步紧逼,国内经济和社会氛围不稳。 这些难题已经让莫斯科头疼,一旦此时在高加索点燃第二条持久战线,势必进一步分散有限资源,高加索如果不顺利,战线崩盘的情绪会传导到乌克兰前线,被寄予厚望的俄军主力可能因此士气低落、调度混乱,进而引发连锁溃退。 一旦战争从“闪电战”演变成“持久消耗战”,后座力远比头几年设想的要猛烈,不仅消耗资源,信心也会快速垮塌。 阿塞拜疆本身实力有限,却背靠国外资源,局部冲突很可能很快上升为外部干预的国际事件,高加索如果战争升级,俄国内少数民族区动荡风险成倍放大,到时车臣、达吉斯坦这些历来不稳的地方无疑会成为莫斯科最头疼的隐患。 俄方要稳定这些地区,只能再调兵压制,进一步加重兵力和财政负担,这些连锁反应不是打赢一场局部战斗就能解决的问题。 俄罗斯的“克制”更像是一种对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清醒判断,现代战争远远不是简单的实力较量,背后是全局安全、民族团结、经济承受力、外交零和博弈的交织。 乌克兰战线如今尚未见尽头,国内外矛盾累积,再开一条消耗线等于是让自己背上更重的包袱,俄罗斯自己很清楚,以现有资源,必须优先保障乌克兰方向,把有限的国家力量用在最重要的战场,才有翻盘机会。 贸然扩大前线,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各条战线压力剧增,任何一块失守都可能连锁影响全局,甚至引发战略溃败。 俄罗斯对待阿塞拜疆局势选择克制,并不是看不起自己军队,而是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哪怕赢了战场,也可能输掉大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阿塞拜疆想干什么!局势越来越不可控,不倒下的一方预感交不了差!叙利亚几百万仇俄
【78评论】【29点赞】
木其石马
瓦格纳出动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