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里上演了令人揪心的一幕。30岁男子拿着HIV阳性的婚检报告,当场崩溃跪地,哭求医生不要告知未婚妻:“她知道了婚事就黄了,我这辈子就完了!”
一米八的大个子瘫跪在地上,眼泪鼻涕混在一起,压抑的抽泣声填满了医生办公室。据体检科王慧禹主任介绍,该男子是“相亲困难户”,历经二十多次相亲失败后,好不容易与未婚妻情投意合,婚纱照已订好,婚期就定在三个月后。这场例行婚检,却成了他人生的“拦路虎”。
男子想不通自己极少生病,为何会感染HIV,更崩溃的是如何面对未婚妻。他反复哀求王医生保密,声称“只想过正常人的日子,有个完整家庭”。但王医生看着眼前痛哭的男人,内心陷入两难:桌上的《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HIV感染者有告知配偶的义务,可《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医师法》又严格保护患者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一边是毫不知情、面临感染风险的未婚妻,一边是法律赋予的患者隐私权,王医生感到如被钢索紧勒。她苦口婆心地讲解法律责任与道德担当,告知隐瞒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但男子求保密的态度十分坚决,始终不愿主动向未婚妻坦白。
最终男子带着化验单离开,而他的未婚妻仍满心欢喜期待婚礼,对近在咫尺的健康威胁一无所知。医院走廊恢复了安静,王医生办公室的沉重却久久未散。当隐私权撞上生命健康权,当个人恐惧遇上公共健康原则,这场医德与法律的考验,让医生陷入艰难抉择。
此事也引发深思:婚检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伴侣的担当。隐瞒病情看似保住了眼前的婚姻,实则埋下更大隐患。在法律与道德的天平上,如何平衡隐私保护与风险防控,值得每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