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年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开幕

智远行业评论 2025-07-16 13:32:19

今天(2025年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开幕。英伟达CEO黄仁勋来华参会,成了全场焦点。 会前他见了中国贸促会会长,还放话说,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用中文演讲,昨天还在酒店反复练习,期待又紧张。这话一出就被媒体广泛引用,看得出来,他是真想跟中国市场拉近距离。 演讲中他穿一身唐装,挺有仪式感。内容大致有四点: 一、回顾了英伟达从一个小公司起步,靠GPU技术改变了PC游戏和AI领域;二、强调AI已经像电力、互联网一样,成了基础设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 三、肯定了中国AI的发展速度,提到微信、支付宝、自动驾驶这些落地案例,还点了DeepSeek、阿里、MiniMax、百度的名字。 四、展望未来十年,AI将深入物理世界,比如工厂、机器人、数字孪生,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智远觉得他说得挺诚恳,也确实体现了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但他毕竟不是来讲情怀的,人家来做生意,是在找下一个增长点。 所以,作为观察者,我想冷静多看几个细节。哪几个? 他提到中国有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这没错。但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太迷“规模”了?模型大、数据多、公司估值高,看起来很热闹。但真正底层的东西——架构、工具链、生态标准,很多还是别人说了算。 他对“开源”和“国际合作”的强调听起来很理想主义,但在现实里,合作前提是“你得有自己的东西”。否则所谓的“开放”,可能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依赖。 AI的本质不是算力,而是场景。 没有实际应用,再强的芯片也只是摆设。他讲了很多关于工厂、机器人、数字孪生的内容,听着很酷;但我更想知道:这些东西在中国制造业真的能落地吗?还是说,又是场“高举高打”的概念秀? 我们很多人对AI的理解还停留在“技术越强越好”的层面,但其实它带来的是一次系统性的重构。从供应链到组织方式,AI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如果你只把它当个加速器,那就错过了它的真正潜力。 最后他说,下一代能理解物理世界的AI会在10年内出现,改变整个工业体系,这话听着挺振奋人心,但我还想问一句: 这场变革的主导者是谁?是我们自己,还是继续跟着别人的节奏走? 黄仁勋的演讲很精彩,可他终究是站在英伟达的角度说话;而我们,更重要的是冷静下来,看清楚机会在哪,挑战在哪,然后找到自己的路。 别光听他说了什么,更要明白我们该做什么。你怎么看?

0 阅读:0
智远行业评论

智远行业评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