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提出质疑了!重庆,女子在药店买同一款药,刷医保需要支付26块,付现金只要18块钱,女子一脸纳闷,为什么医保要比现金贵?谁在动参保人的“奶酪”? 信源:齐鲁晚报 重庆市民邓女士近日在购药时遇到的一件怪事,让她感到愤怒与疑惑,也引发了广大网友对医保资金使用的热烈讨论。 事情发生在7月初的一个下午,邓女士因为近期身体不适,来到家附近的一家定点药店,准备购买一款自己常用的胃药。 这款药她以前也买过,对价格心中有数。走进药店后,她直接拿起药盒走到柜台处问价,店员爽快地回答:“18块钱一盒。” “18块?行,那我刷医保卡。”邓女士边说边从钱包里掏出医保卡准备结账。可没想到,收银员接下来的话让她瞬间愣住了:“您要刷医保卡,那得支付26元。” “啥?刚刚不是说18元吗?”邓女士愣了一下,疑惑地盯着收银员。 收银员态度倒也不躲闪,直接解释:“对啊,18块是现金价。如果您刷医保个人账户,就得按医保价走,是26元。” 这番说法让邓女士彻底懵了。按照常理来说,医保本是国家为了减轻老百姓看病负担而设立的保障制度,刷医保卡买药理应更便宜,怎么反倒贵了8块钱? 邓女士当即表示不理解,也拒绝付款。她站在柜台前,试图与店员沟通清楚。“你这不等于是逼我不用医保卡吗?用医保反而更贵,这合理吗?” 收银员显然已经习惯了类似质疑,平静地说:“医保是有协议价的,定价和零售价不同,这是系统自动计算的,我们也没有办法更改。” 邓女士越听越糊涂,但她还是坚持不买,转头就出了门。为了验证这是否是个别现象,她特意来到几百米外的一家非医保定点药店,询问同一款药的价格。店员告诉她:“16元一盒,买几盒?” “16块?”邓女士当即买了一盒。走出药店时,她心头一阵火气,这明明是国家给百姓设立的医保制度,可为什么到了实际操作中,反而成了一种“高价结算工具”? 回到家后,邓女士将自己的遭遇拍成视频,并附上药盒、收据和录音,在网络平台上发出,质疑道:“同一款药,在定点药店用医保比现金贵8块,这合理吗?医保账户的钱是不是在被药店‘套取’?” 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评论。评论区炸开了锅: “医保卡的钱也是我的钱,为什么要被‘二次收费’?” “有些药店就是钻了政策空子,明码标价却搞双轨制!” “这不是变相薅医保羊毛吗?” “监管呢?相关部门出来说话啊!” 不少网友也纷纷留言,表示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我爸买降压药也是一样,刷医保比自己掏钱还贵一大截。” “我家楼下药店的店员跟我说,医保价是‘定价’,所以反而比市场价高。” “医保定点药店还不能随便投诉,一投诉还影响你以后买药资格。” 面对舆论发酵,一些业内人士也发声解释。有药店工作人员透露,医保药品价格是由医保局与药企、药店之间谈判得出,往往是“协议价”。 这种价格一般包含配送费、服务费等,所以账面上价格可能偏高。而部分药店为了吸引现金购买,设定了远低于协议价的“优惠价”。 事件发生后,重庆市医保局也很快作出回应,表示将对涉及药店展开调查,严查是否存在“诱导非医保支付”、“虚构价格”等违规行为。若发现违法操作,将依法处理。 而邓女士也表示,她发布视频并不是为了“炒作”或“闹事”,而是希望相关部门能真正关注这类问题。 “我不是一个人在买药,全国还有那么多老百姓也在刷医保卡,我们不能被糊里糊涂地‘贵买’。”
为何国内医疗系统如医院出现了裁员降薪现象?其实这是因为医保政策变了。以前的医保政
【46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