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圈没人敢说的实话,哪有这么多奇迹!

小叶子妈家庭 2025-04-22 15:10:02
干预两三年的家长你就会发现,干预孩子真的没有太多的奇迹,孩子身上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是父母亲历亲为去做,一点一点提升起来的,叶子2岁多被确诊为典型自闭症:无语言、无对视、刻板行为、社交障碍。医生告诉我,他的评分高出诊断线20多分,甚至建议我“做好最坏的打算”。如今,叶子已是一名初二学生,能说会道、情商在线,许多人说这是“奇迹”,但只有我知道——所谓奇迹,不过是父母用血泪、时间和科学方法,一点一滴死磕出来的结果。 我翻阅无数文献,却发现自闭症干预领域充斥着矛盾与迷茫:流水线教学、各种“神奇疗法”……我见过家长倾家荡产送孩子去尝试,最终却带回一个只会机械应答的“木偶”;也见过孩子因过度依赖结构化训练,思维愈发僵化,当时我是彻底清醒:把孩子交给别人,不如自己成为专家。 我开始死磕干预理论:研读丹佛模式、PCI、RDI,混迹家长qun,拜访成功家庭。我的专业背景让我意识到,k复的核心不是“塑造行为”,而是激发孩子对人的兴趣,我搬至单位附近,每天8小时高强度干预,没有机构,没有外援,只有我和家人日复一日的“疯玩”——模仿叶子玩门开关,用床单荡秋千,扮妖怪逗他笑……整整半年,他第一次主动看向我时,我知道,方向对了。 ✅一阶段:时间一年半,全国各地拜访不下余50个家长,阅读相关书籍100本以上,每天干预时间平均8小时!把一切能用的时间都给孩子! ✅二阶段:时间三年,为了融合环境搬家7次,固定玩伴,半固定玩伴不下余50个 ✅三阶段:时间五年,融合教育,家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升级干预技巧 叶子妈时长给爸爸说!我这辈子最大的痛是叶子,最大的成就也是叶子!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奇迹故事”背后的真相: 某妈妈为让孩子开口,每天6小时模仿动物叫声,嗓子常年沙哑 某爸爸为锻炼儿子社交,自编100多个情景游戏,笔记写满三大本 某妈为让孩子适应普校,提前一年模拟课堂,全家轮流扮老师同学… 自闭症圈没有神话,只有父母在绝望中咬牙坚持,在迷茫中摸黑前行,如今,我创办家长联盟,将干预经验分享。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潜力,但这份潜力需要父母用科学、耐心和爱去激活 🌸最后,我想对圈内家长说: 不必迷信“奇迹”,更不必自责“不够努力”。自闭症干预是一场马拉松,比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放下焦虑,屏蔽杂音,死磕到底——因为能改变孩子的,从来不是奇迹,而是你握住他的手,走过的每一寸路。自闭症 你愿意和自闭症死磕到底吗?

0 阅读:18
小叶子妈家庭

小叶子妈家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