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红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在河西战役中被俘,他左臂的伤早就化脓,腿又被打断,子弹也打光了,马忠义让他投降,他笑着高喊“共产党万岁”,随后以最壮烈的方式英勇就义。
1937年的春天,一位年轻的红军将领在这里做出了人生的最后抉择,他毅然选择牺牲,用生命来证明他的坚定信仰,他是谁,又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如此坚定,选择这条决绝的道路?
那是在西路军艰难地在祁连山一带转战的时期,熊厚发率领的红八十八师,经过在河西走廊的英勇战斗,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战斗力大不如前,一次在三道柳沟的激烈战斗中,熊厚发不幸身受重伤,左臂的伤口已经化脓,腿骨也骨折了,行动非常困难,部队在战斗中被打散,与主力失去了联系,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敌人的追击却越来越紧。
祁连山白雪皑皑,严寒刺骨,熊厚发身处险境,命悬一线,敌军的指挥官马忠义劝说他放弃抵抗,承诺给予优厚的待遇和地位,熊厚发意志坚定,丝毫不为所动,坚决拒绝投降,他声音洪亮地喊出“共产党万岁”,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
其实,熊厚发决定留下打游击时,就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他很清楚,自己身负重伤,如果继续跟着队伍,只会成为战友们的负担,他主动向李先念要了一张党员介绍信,并且表示将来还要回到延安继续投身革命事业,这几句朴实的话语,充分展现了他对革命事业无比的忠诚。
熊厚发不是天生的英雄,他出身湖北大悟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很小就扛起了枪,16岁就加入了赤卫队,18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靠着战功和学习,逐渐成长为红四方面军三十军的副军长,兼任八十八师师长,他亲身经历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和残酷战争,亲眼看到很多战友牺牲,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信共产主义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并为之奋斗终身。
他心里明白,一旦投降,不仅违背了他一直坚守的信念,也辜负了自己和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他从小就被教导要忠贞不屈,绝不能做可耻的叛徒,而且,他非常清楚马家军的残暴,即使选择投降,最终也难逃一死。
大悟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许多革命先辈在这里奋斗,为中国革命打下了基础,徐海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大悟县传播革命思想,点燃革命的火焰,熊厚发从小就生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的信念从小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残酷的战争环境锻炼了他的意志,使他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像熊厚发一样的年轻人,十几岁就投身红军队伍,二十出头已经能够带兵作战,24岁就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革命”了。
他们历经战火纷飞的残酷考验,对于革命的理想怀抱着无比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是经过鲜血和战火淬炼的,牢不可破。
西路军当时的情况极其艰难,他们被困在河西走廊,子弹打光了,粮食也吃完了,自然环境也很差,面对的敌人还非常强大,即便处在这样看不到希望的境地,革命的理想信念依然支持着他们坚持战斗,熊厚发的选择,恰恰体现了这种坚定的信念。
朱德总司令曾称赞熊厚发是一位出色的红军指挥员,徐向前元帅也对他的革命精神和为革命牺牲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熊厚发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经历,更是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