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70岁时,特别想念早逝的五阿哥永琪,便翻了永琪生母愉妃的牌子,太监一脸震惊:“陛下,愉妃已经67岁了,怕是伺候不好,”乾隆说:“废什么话,朕今晚只要愉妃!” 乾隆皇帝在清朝历史上是个大人物,在位60年,功绩一大堆,被捧为“千古一帝”。可他也有普通人的一面,尤其是对家庭和儿女的情感,藏了不少故事。到了70岁,他已经退位当了太上皇,但心思却飘到了几十年前,那个让他骄傲又心痛的五阿哥永琪身上。永琪是乾隆第五个儿子,生母愉妃出身蒙古贵族,从小就跟着家族的规矩长大,性子温顺,长得也端庄。 愉妃进宫那会儿,还是雍正年间,弘历还是个皇子。她14岁入府,身份只是个不起眼的格格,住在王府一角,日子过得低调。后来弘历登基当了乾隆,她才跟着进了紫禁城,封了个“海常在”,地位不高,日子也清苦。直到生下永琪,她才熬出头,晋了愉嫔。永琪这孩子从小就出挑,读书写字样样行,骑马射箭也不含糊,乾隆对他宝贝得不行。可惜好景不长,永琪24岁就病死了,留下一堆遗憾。 永琪走后,乾隆心里一直有个窟窿。他这人重感情,尤其是对这个儿子,疼得跟眼珠子似的。永琪死得早,乾隆总觉得没给他足够的疼爱,晚年一提起来就忍不住叹气。愉妃那边也好不到哪去,丧子之痛让她整个人都蔫了,平时不太爱出门,宫里人也很少见她笑。乾隆有时候甚至不太愿意面对她,怕一见她就想起永琪,心更堵得慌。 时间一晃几十年,到了乾隆70岁那年,也就是1795年,他已经不当皇帝了,但权力还是攥在手里。那天晚上,他突然特别想永琪,想得心都揪起来了。可能是年纪大了,人容易念旧,也可能是秋天风一吹,勾起了他的老回忆。他脑子里一转,决定召愉妃过来。太监一听就懵了,愉妃都67岁了,腿脚不利索,哪还能干啥啊?可乾隆不听劝,坚持要见她,谁拦着都没用。 愉妃接到消息,估计也挺意外。她这辈子在宫里不算得宠,生了永琪才有点地位,但永琪没了,她的日子又冷清下来。67岁的她,头发白了大半,走路都得人扶着,哪想到乾隆会突然想起她。不过她还是去了,毕竟皇帝的话不能不听。那一晚,乾隆跟她聊了啥没人知道,但肯定离不开永琪。有人猜,乾隆是想通过愉妃找点安慰,毕竟她是永琪的娘,身上多少有点儿子的影子。 这事儿在宫里传得挺快,太监宫女们私下里都嘀咕,觉得皇帝这决定太怪了。67岁的愉妃,搁谁身上都觉得不可思议,可乾隆偏就这样干了。他这人,平时看着威严,骨子里却有股倔劲儿,想干啥就干啥,谁劝也没用。有人说,他是想弥补当年没好好照顾永琪的遗憾,也有人觉得,他对愉妃可能真有点感情,毕竟两人一起经历过生儿育女的日子。 那晚之后,愉妃的日子稍微有了点变化。乾隆没多久就封她为愉贵妃,算是给她晚年一个交代。她在宫里又熬了一年后去世,享年68岁。死后,乾隆让人按贵妃的规格厚葬她,墓地选在清东陵妃园寝,风水不错。葬礼上还放了她生前喜欢的东西,连永琪小时候的笔墨都埋了进去。乾隆晚年也没忘了她,御花园里种了一片梅花,说是纪念她和永琪。每年冬天花一开,他总要去那儿转转,一个人站半天。 说到愉妃,她这一生挺不容易。从蒙古来的小姑娘,到宫里的老太太,中间经历了不少坎儿。她不算乾隆最喜欢的女人,但永琪这根线把她和他绑在了一起。乾隆70岁翻她牌子的事儿,听着像个奇闻,其实细想想,也挺接地气。谁还没个念旧的时候呢?皇帝也是人,年纪大了,想起从前的日子,想起没了的孩子,心里不舒服,找个老熟人聊聊,也没什么奇怪的。 乾隆对永琪的感情是真的深。永琪活着时,他逢人就夸这儿子聪明,死了之后,他逢年过节都让人多烧点纸钱。这次召愉妃,可能就是想借着她,回忆一下永琪小时候的事儿。愉妃呢,虽然老了,但她是永琪的娘,乾隆看着她,多少能有点安慰。至于太监为啥震惊,无非是觉得67岁的人不中用了,可他们哪懂乾隆的心思啊。
1680年,康熙喝的醉醺醺准备就寝时,看到伺候自己宽衣的宫女颇有姿色,康熙便告诉
【2评论】【5点赞】
大杀四方
乾隆:mmp,老子翻个十六七的不得把自己折腾个马上风[抠鼻]
黛南枫御
汉族对乾|隆是仇恨的,扒了东陵还不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