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钦典是杀害杨虎城的凶手之一,可杨虎城的孙子杨瀚在见到杨钦典后,却祝他长命百岁,这是怎么回事? 2006年,此时距离杨虎城被杀已经55年,杨瀚带着对爷爷的追思,专程来到了河南漯河,为的就是和当初参与杀害爷爷的凶手杨钦典见上一面。 那天,杨瀚坐在院子里等了好一会,杨钦典才不情不愿地从屋里走出来,一脸羞愧地坐在他的面前。 这张照片就是在那时被记者拍下来的。 从照片上看,杨瀚一脸平静。倒是杨钦典,歪过头去,不停地用手擦拭眼泪。 谁能想到,就是这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在参与杀害杨虎城时,曾死死扼住过小萝卜头的脖子。 1938年,20岁的杨钦典在胡宗南的部队当骑兵,由于他年轻力壮,身材魁梧,不久就被蒋介石挑选进了警卫团,先后给宋子文和孔祥熙等国民党政要担任过安全警卫。 1948年,杨钦典被调到歌乐山集中营内的白公馆,担任看守班班长职务,主要负责看守关押白公馆里重要“犯人”。 自从来到白公馆后,每天见到的血腥场面,都让杨钦典感到恐惧和痛苦。 用杨钦典的话说,他当初来当兵,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没想过要助纣为虐,再加上他长期和被关押的犯人们打交道,深知这些人中,不少人都是舍弃富贵,为国家大义奔走,才被关押进来的,因此他打心里,同情和佩服这些犯人。 然而,杨钦典毕竟只是个当兵的,对于上级的命令,他只有服从,而他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参与了杀害杨虎城一家人的罪恶行径。 那是1949年9月6日,也就是解放前夕。 在这之前,白公馆负责人陆景清已经接到暗杀杨虎城将军及子女的命令,为了做得更隐蔽,他只叫了几个“经验丰富,政治可靠”的人,这其中就有杨钦典。 杨钦典记得那天晚上,杨虎城由两名特务搀扶着,走进位于歌乐山半山腰的戴公祠,他20岁的儿子杨拯中抱着母亲的骨灰跟在后面,突然埋伏在暗处的杨进兴、王少山和熊祥跳出,手持利刃,狠狠地扎向杨拯中的后背和腰部。 杨拯中惨叫一声,倒在了地上,杨虎城闻声回头,还来不及反应,杨进兴与熊祥还淌着血的匕首又扎进了他的要害。 随后,与杨虎城同行的宋绮云与妻子徐林侠也被杀害。杨钦典则扑上去死死扼住小萝卜头的脖子,安文芳在杀害了杨虎城的小女儿后,见小萝卜头还在挣扎,于是拿刺刀扎进了他的脊梁骨。 任务完成后,其他人都跑去领赏去了,可杨钦典却怎么也忘不掉小萝卜头惨死的模样。 1949年11月27日夜,国民党反动派在溃逃之前,对白公馆与渣滓洞关押的革命志士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 白公馆的负责人陆景清指挥杨进兴等人于当晚屠杀了20余人,就在他们继续杀戮的时候,却因为渣滓洞那边人手不够,被叫过去增援。 于是,陆景清留下杨进兴看守剩下的19名“犯人”。 待陆景清等人离开后,杨进兴开始坐立不安,他望着窗外黑压压的山林,唯恐解放军的游击队会冲过来,毕竟他手上可沾染了不少革命志士的鲜血。 在极度的恐惧中,杨进兴终于坐不住了,他把钥匙交给值班的杨钦典,要杨钦典看守住19名“犯人”,等陆景清回来交接,说完他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杨钦典也想逃,可是他想到罗广斌等19人还关在狱中,有些不放心,于是决定去看看情况。 其实在这之前,不少被关押在白公馆里的革命志士就给杨钦典宣传过革命思想,特别是像罗广斌这样的富家子弟,竟然抛弃富贵,为了革命视死如归,让他非常钦佩,所以他曾力所能及地帮这些人传递过消息,交换过进步书报等。 此时,19名“犯人”对外界的情况还一无所知,但远处传来的枪声和惨叫声,让他们已然猜出发生了大事。 看到杨钦典进来后,罗广斌立刻向他询问情况,大家也七嘴八舌地请求他打开牢门,放了大家。 杨钦典的内心很害怕,这时罗广斌给他分析,马上解放军就要打过来了,只要放了他们,他们就给他做担保,不光保他无事,还给他安排工作,让他能一家团聚。 杨钦典也知道现在他只有戴罪立功,才有机会活下去,于是他在得到大家的保证后,终于打开了牢门。 后来,罗广斌在《红岩》里写道,如果杨钦典当时不放他们走,他们肯定会被全部杀死,那么狱中党组织的血泪就无法传递出来了。 重庆解放后,杨钦典在罗广斌等人的带领下,前往公安局自首,由于有罗广斌等人作证,当地政府认为杨钦典虽是犯罪分子,但能将功补过,应该对他宽大处理,最终做出对他犯下的罪行既往不咎的决定,并且还准备给他在重庆市公安局谋一份工作。 然而杨钦典谢绝了政府的好意,只拿了政府发的路费回家乡去了。 在与杨瀚见面之前,自感罪孽深重的杨钦典已经多次前往歌乐山祭奠殉难的烈士。 在得知杨瀚是杨虎城孙子的时候,杨钦典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嗫嚅地表示,他只是个当兵的…… 看到杨钦典满脸愧色,杨瀚沉默了许久,在临走时,他祝福杨钦典,希望他能长命百岁,以此表达他原谅了杨钦典。 不过,杨钦典并没能像杨瀚祝福的那样长寿,他在见过杨瀚的次年就病逝了。
杨钦典是杀害杨虎城的凶手之一,可杨虎城的孙子杨瀚在见到杨钦典后,却祝他长命百岁,
底层史观吖
2025-04-14 10:47:04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