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陈赓将军的遗孀傅涯收到一封美国寄来的信件后,就坚持要去台湾,人们不由

底层史观吖 2025-04-14 10:42:05

1980年,陈赓将军的遗孀傅涯收到一封美国寄来的信件后,就坚持要去台湾,人们不由议论纷纷,因为早在她和陈赓结婚的时候,就被怀疑是敌方特务,组织迟迟不批准他俩结婚。 事情还要从1943年的结婚申请说起。 当时,陈赓与傅涯经过接触,决定结婚,于是陈赓给中央汇报了两个人的情况,并等待组织批准。 要说陈赓和傅涯能走到一起,也是好事多磨。 他俩结识于1940年。 当时,陈赓因在前线负伤,正在后方抗大接受治疗。 抗大的教务主任王智涛是陈赓的好朋友,他想到陈赓丧偶,身边得有个女人照顾他的生活,于是就把抗大总校文工团的“团花”傅涯介绍给了他。 傅涯早就听闻过陈赓在前线作战的英勇故事,因此在结识了这位大英雄后,傅涯对他崇拜有加。 其实,陈赓也看过傅涯的演出。 那是在傅涯所在的文工团到前线慰问演出时,她在节目中扮演的一名革命小战士,她精彩的表演,给陈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陈赓坦诚地向傅涯表明了心迹,可是傅涯却有些犹豫,因为当时她已经和表哥定下了婚约。 陈赓并没有生气,只是善意地提醒道:“一定要志同道合,政治方向也很重要。” 傅涯认为陈赓的建议有道理,于是就给表哥写信,希望他能来延安,一起为革命事业奋斗。结果遭到拒绝,于是傅涯和表哥就解除了婚约。 然而,傅涯的问题虽然解决了,可陈赓却并不急着结婚,因为他在发妻牺牲后,就怀着愧疚的心情立下了守灵三年的誓言,所以他和傅涯虽互有好感,也只能继续保持革命战友的关系。 1943年,陈赓和傅涯决定向前再迈一步,于是他们向组织汇报了情况,提出结婚的申请。 可让两人没想到的是,组织却提出反对,因为傅涯的哥哥傅森被认定为国民党特务,再加上她的表哥也和国民党有瓜葛,所以组织担心她也有“敌特”嫌疑。 这个结果,让傅涯很失望,陈赓却不甘心,他先是把傅涯的档案仔细地看过,确定傅涯是个政治清白的人,于是他又几次向中央打报告做解释,结果还是没能得到批准。 邓小平了解情况后,不愿意看到老战友好好的一桩婚姻就这样黄了,所以由他做担保,陈赓和傅涯的婚姻才得到组织的批准。 婚后,由于战争还没有结束,陈赓和傅涯聚少离多,不过两人互关互爱,成了革命队伍中的模范夫妻。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和傅涯把4个孩子都接到了身边,并迁到了北京。 当时,傅涯没有忘记陈赓和前妻所生的儿子,也把他给一并带去了新家,并且每个月都还给陈赓前妻的父母支付一笔养老费用,让他们得以安度晚年。 傅涯的行为,让陈赓非常感动,因此他对傅涯愈发疼爱。 遗憾的是,陈赓常年在外作战,再加上年风不饶人,他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傅涯为此非常担心,而陈赓却总是用幽默风趣的话来宽慰她。 1961年,陈赓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离世。 陈赓离世时,他和傅涯所生的孩子还小,负担很重,有人劝傅涯改嫁,但傅涯出于对陈赓的情意,拒绝了这一提议。 把孩子们扯扯成人后,傅涯却并没有感到轻松。 原来自从当年告别父母,前往延安后,她再也没有见过父母兄弟。 解放后,傅涯曾打听过父母的下落,才得知父母已经跟着傅森去了台湾,这下傅涯更无可能再见父母一面了,而这反而让她愈发思念起父母来。 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1980年,就在傅涯以为她再也见不到父母时,小妹从美国给她写了一封信。 这时,傅涯才得知,父母已经在台湾去世,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台湾生活,只有她去了美国。 小妹说,父母的遗愿就是叶落归根,希望能葬身故里,而她也很想借这个机会回大陆来看看。 傅涯捧着信忍不住潸然泪下,经地她的努力,最终帮助小妹完成父母的遗愿,将父母的骨灰葬在了故乡。 小妹在临走时,希望傅涯能去台湾看看阔别了几十年的兄弟姐妹,但当时两岸关系还很紧张,再加上她又是陈赓将军的遗孀这一身份,都不适合去台湾探亲。 经过权衡,傅涯只能强压住对兄弟姐妹们的思念,等待合适的机会再相聚。 1992年,海峡两岸随着不断交流,已经达成共识,对于台胞探亲的限制也越来越宽松。这时已经74岁的傅涯再也按捺不住对亲人的思念,决定前往台湾探亲。 其实,傅涯的身体并不好,儿女们都担心她经受不住飞机的颠簸,劝她不要前往,但傅涯还是几经辗转,来到了台湾,并在那里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兄弟姐妹,慰藉了多年的思亲之情。

0 阅读:160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