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郎妈妈有残疾,她怕给儿子儿媳丢脸,就不愿意上台拍照。新娘说:“那我们就下去陪婆婆拍吧。”新郎听到后,赶紧下去抱起自己的妈妈就上台和大家合照了。网友们感慨道,这是看到过最感人的婚礼,新郎新娘都好有爱啊。
据经济生活4月13日报道,新郎带着自己残疾的妈妈来参加婚礼,随后上台和自己最美的新娘成婚了。
妈妈在台下眼含泪花,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今天终于成家立业了,她的心里满是幸福。
妈妈穿着一件红色的外套,看起来越发慈祥。虽然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看起来格外温暖感人。
儿子儿媳在台上,不时向妈妈投来笑意。儿子知道妈妈在这种场合有点拘谨,因为她的残疾让她很自卑,特别是在自己的婚礼上,生怕给自己丢脸。
为此,儿子还多次给妈妈做工作:“你必须来,你是我的妈妈,你是今天的主角,没有人会嫌弃你,也没有人觉得你会丢我们的脸,因为你是我们的妈妈,你在我们这里,就是最美最好的妈妈。”
儿媳也开导婆婆:“妈妈,我们都是一家人了,谁会嫌弃自己的妈妈呢?我们的婚礼你一定要来,你残疾了又怎么样呢?你不是还有优秀的儿子和儿媳吗?这么荣耀的时刻,你一定要来感受呀。”
有了儿子和儿媳的鼓励,妈妈才勇敢地穿上红色衣服,参加了儿子儿媳的婚礼。
她坐在那里看着台上儿子儿媳幸福的时刻,眼含泪花,默默说道:“你们一定要幸福啊,我的好儿子,好儿媳。”
这时婚礼快结束了,需要双方父母上台合照,儿子儿媳都向妈妈投来笑意,希望她能上台。
妈妈赶紧摆手说:“我不来,我不来,你们合照就行了,我看着你们就行。”她说话的时候有点颤抖,有点紧张。
不过儿媳赶紧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下去陪妈妈合照吧,在哪里合照都一样,只要一家人入镜就行。”
但新郎觉得还是台上合照好,这样也方便了自己的岳父岳母。于是三步并两步,直接上前抱起妈妈往台上走去。
自己的岳父岳母也赶紧把凳子摆好,让亲家母坐好。台下的亲朋好友看到这一幕,都觉得好温馨,他们一家人好暖好暖。
刚上台时,妈妈还有点紧张,脸上绷得太紧,笑不出来。后来儿子蹲在妈妈前面,做着各式各样搞笑的动作,逗妈妈开心,让她不要紧张。
最后,妈妈终于放松下来,新郎才赶紧跑到后面,和自己的新娘站在一起,一家人拍起了美美的照片。
妈妈就是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儿子有个残疾的妈妈,也不想大家知道自己的儿媳妇有个残疾的婆婆,怕丢他们的脸,所以才不愿意上去合照。
而在儿子儿媳的心里,她是最好的妈妈,最好的婆婆,怎么可能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把她丢下呢?一定要将她一并拍到照片里做留念。
亲家公亲家母也特别和善,可能他们看到自己的女婿能够这样对待残疾的妈妈,心中也很欣慰吧,能对自己的妈妈不离不弃,那定是个好女婿。
就连主持人都说这是他主持过最温馨最感人的婚礼,当新娘说要下去和婆婆合照的时候,他感动了;当新郎下去抱起妈妈朝台上跑去的时候,他感动了;当亲家公亲家母赶紧摆好凳子,他也感动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感人的婚礼,也给那些只贪图名利权贵、缺少人情味的新郎和新娘上了深深的一课。
我们的母亲不管怎么样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爱戴的,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祝所有天下的妈妈都有一个好儿子,有一个好儿媳。
1、新郎妈妈因残疾而自卑,旁人若歧视嘲笑她,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残疾人保障法》第三条规定,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
如果旁人歧视嘲笑新郎妈妈,属于基于残疾的歧视行为,严重侵犯了她的人格尊严。这种行为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残疾人有权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若造成严重精神损害,残疾人还可依法索要精神损害赔偿。情节恶劣构成侮辱罪的,还将依据《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从法律角度看,新郎新娘尊重关爱残疾母亲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新郎新娘尊重关爱残疾母亲,完全符合民法典中对家庭成员间应相互尊重、关爱的要求。
他们用行动维护了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为优良家风的树立起到示范作用,也体现了法律对家庭伦理道德的倡导与维护,保障了残疾人在家庭生活中平等的地位与受尊重的权利。
对于这件事,我们该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