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中统特务头子叶秀峰把二千多根金条交给儿子,让带着去台湾,不想,儿子和金条随着失事的“太平轮”沉没。叶秀峰得到这个噩耗后,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叶秀峰这人,1900年出生在江苏扬州江都的一个书香门第。家里世代读书,他从小脑子就好使,上过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后来还跑去美国匹兹堡大学镀了层金。1925年,他跟陈立夫一起回国,投身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机要科。北伐打赢后,他在陈立夫手底下干起了情报买卖,慢慢摸爬滚打,在中统这摊浑水里站稳了脚跟。1938年,中统正式挂牌,他成了核心人物,1945年更是爬到了中统局长的位子。说白了,这家伙靠着脑子和手腕,在国民党里混得风生水起。 叶秀峰当上中统局长,可不是光靠耍嘴皮子。他手里捏着大权,尤其是抗战胜利后,对日伪资产的回收,成了他发财的肥肉。他用尽手段,威逼利诱,让那些大公司老板不得不“出血”。你不交点资产出来?那就别想在政府的眼皮子底下混了。这些交易全是暗箱操作,没人知道他到底吞了多少好处。不过,时间一长,他手里的财富越攒越多,最后攒下了2700根金条。这可不是小数目,那年头普通人家能有几两金子就不错了,他这堆金条,简直是天文数字。 到了1949年初,国民党已经不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接连失利,蒋介石都扛不住了,宣布撤往台湾。叶秀峰这时候也慌了,他知道大陆呆不下去了,得赶紧跑。他不是没脑子的人,看得出国民党败局已定,但又不甘心就这么两手空空地走。于是,他把2700根金条全交给儿子,让他先带着去台湾,自己随后跟上。这决定听着简单,可背后是他对未来的算计——有了这笔钱,到台湾还能过上好日子,甚至还能再搞点名堂出来。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1949年1月27日,载着叶秀峰儿子和2700根金条的“太平轮”出事了。这艘船在舟山群岛附近跟一艘货轮撞上,船体破裂,没多久就沉了。船上近千人,死的死伤的伤,叶秀峰的儿子也没能逃过这一劫。那2700根金条,自然也跟着船沉进了海底。消息传到叶秀峰耳朵里,他整个人都懵了。听说他当时脸色煞白,两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这一下,他不光丢了儿子,连最后的希望都泡汤了。 叶秀峰不是那种轻易认命的人。儿子没了,金条没了,他还不死心,赶紧组织人手去海里捞。打捞队下了水,可大海哪有那么好说话?折腾了一阵子,啥也没捞上来。有人说他当时急得头发都白了一半,可再怎么折腾,事实摆在那儿——儿子回不来,金条也找不回。他这辈子攒下的家底,就这么没了。那一刻,他估计才明白,有些东西不是有权有钱就能保得住的。 最后,叶秀峰还是去了台湾。不过,他再也不是那个呼风唤雨的中统大佬了。他住在一栋破旧的平房里,每天就站在海边发呆,看着海面,像是在等什么。可等来等去,海还是那片海,啥也没给他送回来。有人说他后半辈子过得特别惨,整天沉默寡言,跟以前那个嚣张跋扈的叶秀峰判若两人。没了权势,没了财富,连个依靠的儿子都没了,他这辈子算是彻底栽了。听说他晚年就这么默默死了,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人操办。 叶秀峰这人,说起来挺复杂。他不是啥好人,中统干的那些事儿——监视、暗杀、敲诈,哪件少得了他?可他也不是完全没脑子,从穷书生爬到国民党高位,靠的是真本事。可惜,他太信权力和财富了,以为这些能保他一辈子。结果呢?1949年这一出,直接把他打回原形。太平轮一沉,不光带走了他的金条和儿子,也带走了他所有的念想。这事儿听着挺唏嘘,国民党那时候多少人跟他一样,眼看着大厦将倾,却还想着捞最后一笔,结果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回头想想,叶秀峰的故事挺接地气。他不是啥英雄,也不是啥传奇,就是个被时代裹挟的人。他贪婪、算计,最后却啥也没抓住。2700根金条,听着多吓人,可到头来连个响都没打出来。命运这东西,有时候真挺狠,你越是攥紧啥,它越是让你丢得干净。这不光是叶秀峰一个人的悲剧,那几年,多少人跟船一起沉了,多少家底一夜归零。历史翻过去这页,谁还记得这些金条的主人是谁啊?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