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筹建海防时,原本打算建立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两支近代海军,分别由北洋大臣、南洋

润后看谈历史 2025-04-10 23:03:29

清末筹建海防时,原本打算建立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两支近代海军,分别由北洋大臣、南洋大臣管理,负责南北两个方向的海防。并决定每年拨款白银四百万两作为海防经费,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各得一半。 然而晚清时期时局动荡,清政府财政很紧张,因此海防建设开始以后,海防经费实际上缺口巨大,到位资金连一半都不到。而近代主力舰造价高昂,靠这么点钱自然是难以购买,以至于筹办海防初期,南北洋都只有一些国产炮舰支撑门面。 不过北洋水师毕竟承担拱卫京师的重任,清政府为了京畿安全,自然是要格外重视一些。而且相对来说,北洋水师更接近中央,海军衙门管理上更为直接,南洋水师则地方化色彩要更加浓重一些。太平天国运动时,清政府不得不增强地方督抚权力,以便镇压起义军,此时对于地方势力进一步增强极为忌惮,所以海军衙门更愿意扶持北洋水师。 就这样李鸿章在海防经费之外,靠着额外拨款为北洋水师从欧洲购买了“定远”、“镇远”两艘大型铁甲舰和“济远”、“致远”、“靖远”、“来远”、“经远”等巡洋舰,总算让北洋水师得以成军。 相比之下,南洋水师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只靠有限的海防经费买不了几艘船。加上自沈葆桢去世以后,继任的南洋大臣在海防建设上较为保守,认为铁甲舰过于笨重,吃水又深,不如以巡洋舰加炮台保护长江一线即可。 所以南洋水师在陆续购买了“南琛”、“南瑞”、“开济”、“镜清”和“寰泰”五艘无防护巡洋舰以后,就因为经费不足等原因止步不前,再未增添主力舰,实力当然根本无法和北洋水师相提并论了。

0 阅读:0
润后看谈历史

润后看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