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川”一词的由来,就是因为宋代在川陕甘地区,所划分的四路,比今天的四川省行政区划大得多,其中位于西北的利州路最特别,如秦岭横亘在“川”字(其他三路)之上,成为保护四川人民最重要的一路,由于防线太广太长(沿着秦岭构筑),所以战时会拆分为东、西二路,置东、西二帅分而守之,是南宋西北边防,抵御外族入侵,最关键的地区,而出任南宋利州路安抚使的官员,几乎都是九死一生,特别是利州西路安抚使,因为他要守敌人最容易翻越秦岭的一条通道:陈仓道(最适合大军行进的一条路)。
而沔州(古称兴州),南宋利州西路安抚使、兼四川制置副使吴曦叛宋降金时期,伪蜀国首都的所在地(吴曦被杀后,改兴州为沔州),今陕西略阳县,就是这陈仓道上的咽喉要地,如同口腔入喉的“小舌头”,南宋在沔州外围设置了三道关隘:仙人关(原)、白水关、七方关,以及无数的家计寨(秦岭羌族碉楼),其中由高稼主持修缮的山砦,就有八十四座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