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我坐在这里,感受到安定和平静。想到那个概念:我心安处是吾乡。我意识到,其实让人安定的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房子。而是我可以安置好我的心,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份安定的感觉。所以,我才是我安定的源头。昨天同住的几个女生都提到,这几日跟我住在同一个房子里,她们都睡得很好,可以进入很深度的睡眠,醒来也会觉得舒畅。我想大概是我的安定延展到了这个场域,其他人也感受到了这一份安定的感觉。
刚才有一个体悟:“无”里蕴含着万物,反而有“有”是有限的,守着自己的有,其实也是把自己困在了有限性,就无法创造“有”之外的,更丰盛的感受和体验了。
这次出行是计划之外,我本来以为我会焦虑,因为要练习讲课,看文章等等。事实恰恰相反,讲课这件事在哪里都可以发生,闲坐可以讲呀,在车上等人可以讲,手里拿着一本书,可以根据书里的内容讲,行动是不受限的,也恰好我的朋友们晚睡晚起,反而让我有了大量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行动使习惯习性哦,内心语言都在发生变化。任何场域,任何环境其实都不能影响行动的发生。我完全拥有对自己时间精力的掌控权而无需外在的配合。原来人际关系里收起“个性”是可以改变固化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自己自己自由了,关系也就自由了。
感慨一句,任何问题都可以推至源头去改变和解决,而源头的改变会收获与之相关的所有表象问题的解决。
———半山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