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名11岁男孩因为吃了继母几颗瓜子被父亲毒打,之后几年一直遭受暴力。14岁时,男孩逃跑了。多年后,父亲终于找到他,想让他赡养自己。没想到儿子冷冷地回应:“你的死活跟我无关。”父亲瞬间崩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少年吴淼在遭受又一次毒打后,做出了改变命运的决定,父亲的拳脚和继母的羞辱,将他逼到了生活的悬崖边,当月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进房间时,他悄悄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留下了人生中第一篇日记,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中,藏着一个14岁少年对生活的所有绝望与希望。 日记本中央的几页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那是吴淼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没有钱,没有住处,他只能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物充饥,在寒冷的桥洞下度过漫漫长夜,白天,他不知疲倦地四处寻找工作机会,却总是因为年龄太小被拒之门外,生存的压力让这个少年快速成熟,他学会了在城市的夹缝中求生。 一家小餐馆的老板看中了这个瘦小但眼神坚定的少年,给了他一份洗碗工的工作,对吴淼来说,这不仅是一份谋生的机会,更是人生的转折点,他把餐馆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每天最早到店,最晚离开,任何脏活累活都抢着干,老板被他的勤奋打动,逐渐教他学习烹饪技巧,后来更是让他管理进货和账目。 日记本的后半部分记录着吴淼的成长轨迹,他白天在餐厅忙碌,晚上则坚持自学,从最基础的初中课程开始,他一点点填补着知识的空白,随着厨艺的精进,他的工作也从后厨走向前台,最终成为餐厅的主管,那些被泪水打湿的日记页面渐渐被充满希望的文字取代。 最让人动容的是日记中记录的心理转变,最初的文字里充满了愤怒和怨恨,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童年会如此不堪,然而,随着生活的改善,他开始学会反思和释怀,他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由原生家庭决定,真正的成长是摆脱受害者心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生活。 在获得经济独立后,吴淼开始关注心理健康,主动寻求专业帮助,他学会了与过去和解,不再让童年的阴影主宰现在的生活,那些曾经的伤痛没有消失,但他选择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日记本成为了他自我治愈的见证,记录着他如何一步步走出创伤的阴霾。 生活给了吴淼一个意想不到的考验,年迈的父亲通过电视节目寻找他,希望得到照顾,当他翻开日记本,向父亲展示那些真实记录时,换来的却是一句轻描淡写的“不会记得了”,这一刻,他终于明白,有些伤害永远无法愈合,有些期待终究要学会放下。 离开录制现场时,吴淼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他选择离开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已经足够坚强,能够为自己做出选择,那本承载着苦难与重生的日记,见证了一个少年如何在逆境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信息来源:江西卫视—2013-03-28—《金牌调解:形同陌路的父子》
2013年,一名11岁男孩因为吃了继母几颗瓜子被父亲毒打,之后几年一直遭受暴力。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4-05 20:33: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