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智驾工程师视角中的“小米事件关键”:修路路段若不建议使用智驾,能否做到

阿钦侃车 2025-04-04 19:03:04

激光雷达,智驾工程师视角中的“小米事件关键”:修路路段若不建议使用智驾,能否做到预留足够的时间提前提醒司机? 最近小米车主在高速安徽路段3死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大家争执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完全相信智驾”。 先还原一下事件经过:事情发生在2025/3/29深夜,小米公布的后台数据显示,晚上10点44分24秒,时速116的小米NOA系统检测到前方施工并发出减速提醒,1秒后驾驶员接管车辆并尝试转向,3秒内车辆减速到97km/h并撞向隔离桩,悲剧发生。 驾驶员只有从预警到碰撞不足3秒的反应时间,而小米用户手册显示,NOA辅助驾驶功能仅为L2级,要求驾驶员全程监控。作为工程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前智驾技术的问题: 1. 感知系统“夜盲症” 事件发生在深夜,而小米标准版用的是纯视觉方案(无激光雷达,只有中高配才有),对施工标志的识别率不高。智驾领域的人都知道,纯视觉方案对非标准障碍物的识别成功率只有47%,而正常人类司机的识别的成功率高达92%,更何况事件发生在深夜,小米虽然识别出来了,但是留给司机的反应时间已然不足。 2. 高精地图“陷阱差” 尽管高德平均36小时更新一次施工信息,但此次事件施工路段的更改恰好处在这36小时的差额内,如果国内各大汽车厂家+路政+地图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更新路况,那就可以提前预警了。 3. 人机接管“致命点” 小米SU7从系统预警到驾驶员接管仅1秒,剩下的2秒时间只够驾驶员把车速从116降低至97,如果系统不能预留充足的缓冲时间,那就么啥用了。 遇难者母亲透露,女儿曾多次夸赞智驾“安全可靠”,过度依赖系统。今天和公司的同事聊天得知,基本没人敢真的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智驾,甚至有同事表示“自从买了车,从来没打开过智驾功能,连定速巡航都不敢用”,这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的老司机。 但也不至于完全否定智驾,毕竟这是主流趋势,比亚迪都宣布以后的新车会标配智驾功能了。作者个人的态度始终是“你装不装智驾系统是你的事,我用不用这个功能就是我的事了”,最起码SU7标准版的这种纯视觉感知系统的智驾我是不会用的,要知道视觉+激光雷达感应才算更可靠一些。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阿钦侃车

阿钦侃车

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