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和老美有"默契":老美不"斩首",胡塞不"沉船"。众所周知,也门胡塞是一支武装力量,虽无人称其强大,但在红海区域,它至少与美国打个"平手"。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拥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理论上可以轻易摧毁胡塞武装。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美国对胡塞采取了相对克制的态度。同样,胡塞虽然频繁袭击过往船只,但似乎也在有意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这种奇怪的"默契"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美国为什么不对胡塞武装采取更强硬的打击。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不想在中东地区再次陷入长期军事冲突。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美国公众对海外军事行动的支持度已经大大降低。美国更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内问题和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上,而不是在也门这样的地区冲突中消耗资源。 其次,美国也担心强力打击胡塞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地区冲突。胡塞武装被认为是伊朗的代理人,对其进行全面打击可能导致伊朗的直接介入,从而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美国现在的策略似乎是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和经济制裁来遏制胡塞的行为,而不是寻求彻底消灭这个组织。 再来看胡塞方面,为什么他们不敢过分挑衅美国?首先,胡塞武装虽然在也门国内有一定实力,但与美国的军事力量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清楚,如果真的激怒美国,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胡塞的目标主要是在也门国内获得更多权力,而不是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正面对抗。 其次,胡塞武装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国际形象。他们希望被视为一个合法的政治力量,而不仅仅是一个恐怖组织。过分挑衅美国可能会导致国际社会对其更加孤立,这不符合胡塞的长远利益。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微妙的利益平衡。美国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和经济制裁来遏制胡塞的行为,同时避免陷入全面战争。胡塞则通过对商船的骚扰来展示存在感和影响力,但又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挑战美国的底线。 这种平衡虽然看似稳定,但实际上非常脆弱。任何一方的过度行为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例如,如果胡塞真的击沉了一艘美国军舰或造成美军重大伤亡,美国可能就不得不采取更强硬的军事行动。同样,如果美国决定对胡塞进行"斩首"行动,也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此外,还有许多外部因素可能影响这种平衡。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全球能源市场的变化等,都可能对红海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如果伊朗与美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胡塞作为伊朗的代理人,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默契"并不意味着红海局势就此稳定。相反,持续的低强度冲突可能成为常态。这对全球航运和贸易都将产生长期影响。许多船公司已经开始避开红海航线,选择绕道好望角,这无疑会增加运输成本和时间。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如何打破这种不稳定的平衡,实现红海地区的长期和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单纯依靠军事手段显然无法解决问题,需要通过外交谈判、经济援助等多种方式来解决也门的内部冲突,切断胡塞武装的后勤补给,同时也要考虑伊朗等地区大国的利益诉求。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今天(4月4日)发文说:“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中国威胁着我们的安
【19评论】【49点赞】